一半是记者 一半是编剧

――谢克纳夫人马丁教授昨谈“文献剧”

发布时间:2005-09-09作者:访问量:468

    为了国内首个谢克纳人类表演学研究中心落户新葡萄8883官网AMG,谢克纳的夫人凯罗尔・马丁教授昨天先行来沪,讲述了她在“文献剧”研究方面的独特观点。原来,美国新近流行的编剧法则,是像记者那样搜集新闻事件中人物的谈话后,重新编成剧本后上演。一头金色短发的马丁教授,来自美国纽约大学。她不喜欢别人称呼她为谢克纳夫人――尽管谢克纳教授是20世纪四大表演理论家中,目前唯一在世的一位。


    台词完全真实
    “文献剧”直译自英语“Document Play”,所有的台词都来自真实事件。编剧的前半段工作类似记者,后半段工作则汇集了编剧和导演的双重职责。对此,马丁教授举例说明。著名的文献剧倡导者史密斯女士,根据一位犹太教士开车误撞死一名黑人孩子的新闻事件,创作了《镜中的火焰》一剧。首先,她得到了与这一起意外密切相关的人名。一一拜访之后,她又从每一位受访者手中得到另一串名单。在她的拜访过程中,又闻讯那名犹太教士被黑人暗杀。随即,她又展开了系列采访。最后,她发现这一起意外升级为暴力冲突的本质,不仅仅是车祸,而是由各民族的文化隔阂造成的。因此,她把受访者的话语,作为台词,重新串联。一个人分饰了20多个在现实生活中的真人,把这一事件“再现”于舞台之上。

    突出纪实功能
    为求高度真实,技术手段的使用在文献剧中就显得尤为突出。首先,录音机是贯穿整个过程的必要工具。所有当事人的心声、旁观者的论调,都通过录音机的纪实功能“再现”。而且,不仅仅被编剧笔录下来,构成台词,有时候也成为剧本中的一个“角色”。马丁教授介绍了另一部《另一个美国》中,谈到了这一使用手法。录音机中的声音,与剧中唯一一个演员马克的独白,构成“对话”关系。此外,为了搜集真实信息。报纸、电视、广播等各类媒体,都是文献剧编剧的研究对象。


    流行“模仿真实”
    也许是观众对常见的虚构艺术厌倦了,近年来国际艺术圈十分流行“文献剧”这一形式。马丁教授表示,不能肯定迈克尔・摩尔的电影《华氏911》中的内容是否完全真实,但是其表现手段就是受了“文献剧”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影视剧,都倾向于“模仿”出“真实感”来,甚至有些所谓“真实电视”,竟是事先安排好的“伪文献剧”。这其中的道德分寸,连带文献剧一起,成为如今国际艺术圈和普通观众共同关心的话题。

电影《华氏911》的表现手段受了“文献剧”的影响
   

(原载于05年3月15日《新民晚报》)

返回原图
/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