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学者探讨新时代的文化自信与上海作为

光明网 2017-11-29 记者:颜维琦

发布时间:2017-11-30作者:访问量:30

        11月28日,由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主办,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新葡萄8883官网AMG世界城市文化协同创新中心承办的“第八届上海文化发展研讨会”在新葡萄8883官网AMG召开。研讨会以“新时代:文化自信与上海作为”为主题,以文化传承、文化传播、文化创新为关键词,探讨上海在新时代背景下城市文化基因的弘扬、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等命题。来自新葡萄8883官网AMG、上海社科院、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以及宽创国际等企业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参加会议并做了精彩发言。研讨会由复旦大学企业所所长张晖明教授主持。

  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赵义怀在致辞中提出三点看法,首先要深刻把握文化自信与文化传承的关系,城市历史文脉的保护、传承是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上海树立文化自信、走向世界的源动力。其次,要着力破解上海文化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上海需要加快补齐文化短板,以文化消费持续增长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革,以多层次文化内容提供、文化载体建设、文化服务手段创新满足全体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多样化需求,让人人享受文化发展成果。再次,要注重文化创新和文化人才的核心作用,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内在文化肌理在于承继传统、打破常规,这就需要一大批新的理念和实践活动去实施创新。文化繁荣兴盛的本质性力量源自人的创新活力,河海不择细流,未来上海要牢牢抓住“人”这个核心。

  新葡萄8883官网AMG院长黄昌勇在题为《新时代上海文化发展新愿景》的发言中提出,新时期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极速的发展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城市文化的发展同样也取得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成就。但总体上看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仍然是现阶段重要的特征。文化甚至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突出的问题,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与文化发展关系,上升为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和主线之一。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表现在空间上,就是东部和西部的发展的不平衡,城市和乡村发展的不平衡,在内容上则是不平衡下面的不充分,就在文化内容建设具有双重不充分的特点。也就是说无论是中部、西部无论是城市与乡村,在文化内容发展或者供给上,都具备不充分的特点。其具体表现在:在文化建设中,文化基础设施仍然亟待充分发展;文化的创新不足、发展水平有待提高;文化治理结构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还有不少距离;文化贸易总量不足,处在价值链低端。四个方面的判断,既是不平衡不充分所在,也是文化发展未来新愿景。

  上海社科院副院长何建华研究员在题为《给上海文化气质注入标识性正能量》演讲中认为,党的十九大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国人“文化自信”有其深厚根基,可以真正践行,因为我们有优秀传统文化底蕴,也有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过程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此为坐标系加以观照,上海“文化自信”具有丰富资源与独特优势。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上海文化被称为“海派文化”,其实质是中华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南渐形成的江南传统文化,与开埠后传入的欧美近现代工商业文明融合而产生的都市型文化现象,其中具有浓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在革命文化方面,上海是中国工人阶级发源地,是中国共产党的“产房”与精神家园;上海从开埠就具有反殖民反封建可歌可泣斗争史,是坚持14年对日斗争的英雄城市;上海城市底色是红色,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回到人民怀抱被誉为是一座人民的城市;“上海制造”曾经名扬全球,成为共和国的名片;对全国贡献巨大,被称为“共和国的长子”;改革开放尤其是浦东开发开放以来,上海发生举世瞩目巨变,成为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成为世界看中国的一个窗口、一面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上海正在谋求新气象新发展,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独特的文化气质就是城市灵魂,讲好上海故事应当注重提升城市文化气质。上海故事不应当过多怀旧上世纪30年代辉煌,比如东方的巴黎、冒险家的乐园、十里洋场大码头、文人雅士革命党、大亨小开小白脸、妓女流氓阿诈里等光怪陆离社会生活景象。上海故事应当再现这座城市发生的巨大变化,体现这座城市从开埠成长发展壮大所集聚蕴含的正能量,传递红色城市、人民城市、国际大都市即全球城市的独特文化气质。上海应当成为践行“文化自信”的模范生。

  复旦大学文博系主任陆建松教授在《增强对外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博物馆对外展览的视角》的发言中认为,博物馆对外展览一直是我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手段,但从新时代服务我国外交大局的新要求看仍然存在众多问题,为此要加强国家层面的统筹领导,建立高级别的博物馆对外展览组织领导机制;做好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制定博物馆对外展览的总体规划和行动纲领;认真研究中华文明展示工程内容,重点策划一批反映中华民族文化理念、文明成就、近百年悲壮近代史等展览;拓宽博物馆对外展览交流的渠道,采用“政府统筹、官民并举、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加强对外展览的财政保障措施,鼓励建立民间基金会和企业支持博物馆对外展览活动。

  新元智库&新元资本创始人刘德良在题为《从投融资角度看上海文创产业创新活力》的发言中指出,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网络创意产业显示出强大的创新创造活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为文化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从投融资角度看,上海在网络创意方面的创新创造活力不足,新兴产业整体规模和发展速度与上海市地位有差距,需加大网络创意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强产业体系建设,加强集聚效应。

  上海宽创国际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东在《文化走出去平台建设和新一代文化场馆运营》发言中提出,今天的中国展览业在国际舞台上,终极的价值在于传播中国文化、中国观点,讲述中国故事和现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文化自信”已经成为企业走出去的前提。宽创国际十多年来一直以“中国文化全球化、中国品牌全球化、世界文化与品牌全球展示”为己任,成为“文化一带一路”推动者和中国品牌“走出去”平台建设者,与国家战略方向高度一致,并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2X4X4”创新驱动模式。

  同济大学媒体产业研究所所长王国伟教授在题为《探索中国艺术元素国际化路径》的发言中提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一观点。他以中华民族音乐国际化为例,认为需要找到并创新实践路径。上海民族乐团邀请当代德国作曲家为大型民乐作曲,引入世界性音乐语言与节奏,对接的内容主题却是在地性的上海外滩。音乐演奏方式以民族乐器为主,适度植入西式乐器,改变了民乐单一而单薄表达方式。同时叠加多媒体视觉元素,中国传统水墨点化图与航拍图像呼应,打开了与听觉互补的视觉通道,观众被导入沉浸式体验的欢娱状态。当音乐进入这种超感觉状态,也就获得了国际化交流的基本特质。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荣跃明研究员在《“一带一路”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发言中指出,“一带一路”是新形势下继续推进经济全球化的中国方案。但“一带一路”建设与以往的经济全球化有很大不同,中国方案在理念上主张与沿线各国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共赢价值理念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在现有世界的意识形态和文化格局中,西方世界对中国方案还有不少质疑和攻击。因此,“一带一路”建设要文化先行,即加快中华文化走出去,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而中国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是推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产业支撑。(光明融媒记者颜维琦)

返回原图
/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