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新闻:综艺节目不足以成为“表演者的课堂”,上戏的当家人这样说……

上观新闻 2017-12-23 作者:柳森

发布时间:2017-12-26作者:访问量:23

“信念感”不光是一种精神,需要技术和训练的支撑

    近来,表演类综艺节目引发观众高度关注。似乎就在这两个月里,普通观众对专业演技、演员职业素养与从业环境的讨论热情,变得远甚于以往。

    作为全国第一方阵的艺术院校———新葡萄8883官网AMG的当家人,对此番由收视热引发的讨论热潮作何观感?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专访了新葡萄8883官网AMG院长黄昌勇教授。


综艺节目不足以成为“表演者的课堂”

解放日报·上观:在“表演”备受质疑的今天,以“表演”为主题的节目备受关注,也引发了一场关于“表演”的严肃讨论。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在公共话语空间,能以一种比较严肃的态度、比较集中地去讨论表演这件事,过往还真不多见。

黄昌勇:对。所以,尽管这些节目定位不同、出发点不同、目的不同,但客观上,它们对塑造演员文化、对探讨怎样做一个好的演员、对揭示我们当下演艺界的种种乱象,都构成一种批判的力量,对演员的专业性有一定的正向倡导。

   但在我看来,无论是综艺还是访谈,都不可能变成“表演者的课堂”。它们能引起讨论是真,能把一些好问题提出来是真,但如果我们因此就寄望它们能够引起文化意义上的反响,显然就把它们看得过高了。

解放日报·上观:近年来,演艺行业吸引到大量资本的涌入,给公众以“资源丰裕”到“不差钱”的印象;与此同时,观众们对优质文艺作品的期待和欣赏能力都有所提高。照理说,这该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期。为何如今人们却感觉好演员和好演技在当下如此稀缺?

黄昌勇:我在艺术院校工作,对这个问题的感触非常具体。为什么优秀演艺人才稀缺?我认为至少有两方面的原因。

    实际上,像我们的一些老校友,很多老一代的表演艺术家,对我们现在的人才培养是不满意的。就拿当前的制作量来说,影视方面自不用说,单是舞台表演领域,其制作量之大,是十年、二十年前的文艺工作者无法想象的。相形之下,这个领域的人才并没有增加多少。不仅高水平的人才没有增加多少,就连合格的人才也没有增加多少。像我们上戏,包括中戏、北电,这些年培养出的表演人才并没有增加很多,在人才输出量和整个演艺市场的需求量之间存在明显倒挂。这时,有两个后果就出现了———

    第一个后果,当机会来了,大家都很想马上抓住,于是浮躁之风在所难免。很多人都坐不住,那些先天条件好的就更坐不住了。

    第二个后果是,当青年演员们沉不下来、受到的诱惑又多,而市场的需求“嗷嗷待哺”,一些有才华的人可能在匆忙间就安排了自己的去向,对选择的思虑不充分也不慎重;一些“技不如人”甚至“未经雕琢”的演艺人员也赶鸭子上架,登上了银幕或者舞台。我们现在稍微有一点水准的学生,哪怕是刚进校的表演系学生,都受到社会上很多制作公司的关注。

    再举一个排舞台剧的例子。现在如果没有提前半年以上的时间,是很难邀请到你心仪的演员的。但凡有点名气的演员,档期很早以前就已排得很长很长。

    另一方面,跟现在社会上的审美变化也有关。虽然现在社会上对老戏骨、对表演艺术家、对演技实力派的尊崇和欣赏一直都有,但凡他们有好作品出来,一定能够引起社会反响、得到大家的肯定;但我们也看到,一些新生代演员单靠自己的外在条件或是单靠一些商业上的运作手法,就能在社会上取得非常大的影响力,成为“粉丝经济”大潮下的宠儿。可他们所获得的这些成功,绝不是实力的成功、艺术的成功,而是商业的成功。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这种商业上的成功,还会反过来伤害表演艺术本身、伤害到他们作为演艺青年的健康成长。一些苗子本来很好,但因为外界力量的拔苗助长,很可能在未来的某个瞬间就因为种种原因而迅速陨落。有些人可能永远只是一个演员,或者永远只是一个艺人,这一生都不大可能成为艺术家。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非常复杂,三言两语难以道清,却足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警醒。

    毕竟,一个真正的好演员注定需要长时间的磨练,需要一个长时段的成长过程,哪怕是一些有着表演天赋的非科班出身的演员。但现在的环境,会在一定程度上缩短这个过程,或者让我们放松对这个过程的重视。这对中国表演艺术事业的长远发展而言,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信念感”不光是一种精神,需要技术和训练的支撑

    解放日报·上观:在点评表演中笑场的青年演员时,“导师”章子怡黑着脸佯装生气质问另一位“导师”刘烨:“你满意什么?她连一点信念感都没有!”一时之间,“信念感”大有成为热词之势。该如何准确理解“信念感”这三个字?

黄昌勇:准确来说,“信念感”并非如其字面所示,意指一种精神层面的感受力。它其实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词汇,是演员训练时的一种方法,专指演员在表演过程中,要融入你的角色。你要相信这个角色,不能游离它、让它和整个角色的生长环境、命运线索剥离。

    冯远征现在经常来我们上戏授课,他讲到的一些东西我觉得非常有道理。比如,他讲到,信念感从某种角度来说涉及技术问题。好的技术训练,能帮助你更快、更准确地入戏,而不是单纯凭借自己的天赋或者想象任意发挥。

    所以,我们说一个演员的修养,其包含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演员的初心,他的尊严感,他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都很重要,但所有这一切,只有以一定水准的表演技能为基础,才有可能实现更高的追求。就这种必要的技能训练而言,目前国内在演员培养上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解放日报·上观:您说的这个“差距”,是指和世界上演艺水准比较高的那些国家比?

黄昌勇:对。演员的成长是非常不容易的,是一项非常艰苦的事业。影视表演也好,舞台剧也好,对演员的体能要求都非常高。

    如今“大用替身”“念数字不念台词”等演艺界乱象饱受诟病。为什么有的演员要找替身?有一种可能是跟档期有关。比如说,他只能给一个剧组一个月时间,那么在他不在的时候,一些镜头就不得不用替身来完成。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有时候有的演员体能不够,不足以用一种饱满的状态把整个表演创作过程支撑下来。

    在美国百老汇,为何有的舞台剧能连续演上一个月、几个月,自始至终保持一个非常平稳的水准,而我们有些演员可能演到第三天就累趴下了、不行了?这背后其实是基本技能和基本功问题。

    遇到这种连轴转的情况,演员光有初心不够,有价值追求也不够,必须靠真刀真枪的实战能力,靠科学、严谨、完备的训练系统来指导你、锻炼你、提升你。比如,一个好的舞台剧演员,绝不是四年本科就能培养出来的,它需要十年以上舞台实战经验的持续累积。这对一个年轻人能不能守得住初心、长久地坚持下来,是莫大的考验。

解放日报·上观:您刚才说到,在现在的大环境下,有些学生连坐都坐不住。作为院长,您觉得这个问题有解吗?

黄昌勇:不管有没有解,我们都要做最大的努力。所以,我特别重视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我希望通过那样一种交流能对学生们产生影响,有一个专业精神上的铺垫和引导。


如何有更多的好演员

解放日报·上观:如今的观众其实是非常希望能看到更多真正好的表演的,这恐怕也是表演类节目之所以会火的“群众基础”。您觉得要实现“涌现更多真正好的表演”这个愿望,难吗?

黄昌勇:我认为这主要还是要靠实践,需要我们继续努力。我们今天这代青年演员遇到了一个好时代,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机会,但我们还是应该看到,与这些机遇相伴而生的,还有一些负面的东西,客观上会对年轻人的成长有所拉扯,有时甚至会带着他们走一些弯路。

    从这个角度来讲,这样的节目还是有一定价值的,它们给我们当下的表演教育提出了一些问题,值得正在学习演艺、接受艺术教育的学子观看、思考。我相信会对他们有启发、有帮助。

解放日报·上观:刚才我们说到,目前的整个大环境对一个青年表演者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您觉得目前能思考到这个层面的学生多吗,还是说,更多人可能就是被洪流推着走?

黄昌勇:可能是后一种情况更多一点。我们有很多家长、考生把从事这一项事业想得太美好、太简单了。但其实要获得最终的成功,从来不那么简单。我们现在也很难简单地去责怪现在一些年轻演员和学生,毕竟他们面临的环境确实不一样。

    我们上戏现在面临一个巨大的问题。比如说,一年级的学生进来了,就接到片约,要去演电影或者电视剧。那我们到底是该让他们请假去演呢,还是不让他们去?

    从完成一个系统、完整的教学培养体系来说,我们当然不愿意学生中途休学去演片;但有时候不让学生去,放弃这个机会,可能对他来说,还真的就会错过一个对个人职业生涯而言非常重要的机会;可我们又觉得他基本功还不够,或者他还很生涩,学习也很重要。就是这种非常矛盾的心理。当然,对这个问题,我们有一套管理办法。会根据学生所在的学段、接到的角色的分量、发出邀约的剧组的质量等方面作综合考量。

    我曾经就这个问题,请教过培养出不少电影界奇才的南加州大学电影艺术学院院长。他的回答让我非常吃惊。他说,“我们的学生不会遇到这种情况。”

    为什么呢?因为美国的电影工业、影视制作行业已发展成熟。在那样一个环境下,整个演艺市场对演员的需求是非常平稳的。不至于要把你一个刚进校的大学生就拉出来,演一个重要的角色。另一方面,他们对演艺人员的要求也不一样,在求学阶段,就必须按部就班地接受系统训练。而对于我的困惑,他也觉得很难,非常复杂且棘手。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我们面临的情况,确实有一定的特殊性,有一定的历史阶段性。

    所以,我觉得在我们整个文艺繁荣兴盛的背后,如何夯实对人才的培养,如何不断提升演员的能力和素养,很值得我们持续探讨。

返回原图
/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