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无声处听惊雷――评话剧《小井胡同》

发布时间:2011-06-25作者:访问量:3016

2011624晚,端均剧场里上演了一出现实主义作品《小井胡同》。该话剧共有五幕,以小井胡同为背景,街坊邻居为视角,深刻反映了1949年至1980年这三十年间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演出一结束,便受到上戏师生的广泛好评。

看完《小井胡同》之后,我的脑海里立刻回想起先前的两部现实主义力作:《茶馆》与《芙蓉镇》。以微小的视角,运用群像的方式,紧扣时代脉搏,给人以深沉的思考。在形式方面,《小井胡同》与《茶馆》类似,以胡同的“不变”来折射出世道的“变”与进步。全剧共为五幕,中间三幕皆是在院内发生,集中讲述了“大跃进、文革、拨乱反正”这三段历史里面人物的喜怒哀乐。而第一幕和最后一幕则是在院外发生。第一幕以即将解放的北平为背景,表达了广大人民渴望获得自由与新生活的诉求;最后一幕展现了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运用民主意识为自身谋求更多的幸福与美好。如此的设计既能首尾呼应,又使人感到历史是由人民去书写的,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自有定论。

《小井胡同》是一出不折不扣的京味儿话剧。每一句台词,都洋溢了底层劳动人民对于生活最质朴的表达。无论是喜是悲,他们都用大嗓门、丰富的比拟、听着有趣的“儿化音” 淋漓尽致地展现。我不禁想起关于老舍小说的定义:如果不是老北京人,则不会真正明白老舍小说里的幽默。这种风格同样被带进了《小井胡同》之中。虽然我不是北京人,但我从身旁观众三五分钟脸上会心的微笑看出,每句台词都充满了实实在在地京片儿味。同时,《小井胡同》不仅台词方面独树一帜,也擅长喜剧性。在表现“文革”的一幕中,导演运用殡仪馆的假电话来调侃专横无礼的反派角色,一句“我们这车就没空载过”立马逗笑了在场所有的观众。剑拔弩张的戏剧情境瞬时烟消云散,缓和了严肃话题的敏感与紧张气氛。可以说,这些喜剧元素的加入,犹如润滑剂,很好地把客观史实与人民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之既不沉重,也不会过于轻佻。让观众在观看时获得一种微笑的思考体验,避免了痛述历史导致的压迫感与说教行为,显得相当自然真诚。从某种意义而言,这种喜剧元素的运用是更为高级的打断与铺垫。

《小井胡同》作为一部主旋律话剧,其叙事脉络极为清晰。导演不仅让每一幕独立成段,还以当时的标语暗示人民心中的矛盾与方向。在中间三幕里,导演巧妙地运用了门这个道具,以半掩的方式遮住�嗦而冗长的标语,使之只剩下四个字,足以体现出当下的时代精神与每一幕的感情基调。不管是对的还是错的,观众无论看到的是“赶英超美”,还是“(右)倾翻案风”,都会产生一种熟悉之感。一下子拉近了观众与角色人物的距离。并且,在最后一幕里,导演创造性地把“以阶级斗争为纲”这句话在胡同的墙壁上永远地抹去,暗示十年动乱的时代必将一去不复返,唯有警醒与深思才能获得永恒的安宁。这样的规劝力量无疑是强烈的,虽然平静,却使人有平地惊雷之感。旧日的居委会主任还妄想回到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时,兀自发现人民的脚步早将她甩在了后头。当她还惊慌失措时,历史的大幕已徐徐落下。

我们为《小井胡同》叫好之余,也发现了不少问题与存在的漏洞。人物过于符号化,仅有几位主角能让人留下印象,大部分人物仿佛是一闪而过的星辰,只起到了功能性的作用。由于京地方言的缘故,不少非京的观众会产生一些视听障碍,而演员台词的表达过快加剧了这一语言窘境。其次,作为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在人物群像的刻画方面功力稍显不足。人物像过山车似的上台下台,抖包袱似的抛出一个又一个问题,从而让观众应接不暇,致使一、二两幕稍显混乱。这些都是今后需要改进和加强的地方。我们要让人物在舞台上仿佛唱不同声部似的进行对话,强烈的语气,懦弱的,愤怒的,难过的,由此搭配起来,不一而足。并不是让人物在舞台上你一言我一眼,叽叽喳喳毫无章法似的吵架。这样会削弱故事本身带给观众的吸引力,从而造成观众“晕头转向、不知所云”的尴尬境地。

在《茶馆》的艺术魅力面前,《小井胡同》是难以项背的。但这不失为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剧作,一部当代人回望过去的突破性总结与思考。我想,在建党90周年之际,话剧《小井胡同》无疑是一份大礼,如天雷滚滚般庆祝党和国家的伟大与荣耀。

(文:学生记者 单桐兴  图:佳奇  编辑:榕树)

 

 

 

 

 

图为演出剧照

 

返回原图
/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