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小剧场戏剧节】《孔门弟子》观后感

发布时间:2011-09-30作者:访问量:851

戏曲无可厚非的,d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核心代表,是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是历史长河上遗留下的一块瑰宝。在戏剧<<孔门弟子>>中,演员们运用戏曲的形式把三段剧情展现在观众面前。
在剧中,观众们可以轻易的看见一些诙谐,幽默。还有一些令人荡气回肠的寓意,更有演员们在背后的勤学苦练。更不乏外国友人在他们的表演中,展现出的对戏曲一种别样的理解。尽管他们操着语调奇怪的中文,尽管他们做着不伦不类的肢体动作。但是不难看出在外国友人心中,以这样的方式来先开中国戏曲这层神秘的面纱对他们是何等的新奇与充满挑战。在第一幕和第三幕中间,夹杂的是对戏曲的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对戏曲这一艺术的全新解读。
众所周知,以孔孟为首的儒家思想在中华名族的历史以及文化发展的历程上起到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儒家思想有称儒学, 对中国以及远东文明发生过重大影响并持续至今的意识形态。儒家学派之前,古代社会贵族和自由民通过“师”与“儒”接受传统的智、信、圣、仁、义、忠六德孝、友、睦、姻、任,恤六行、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的社会化教育。从施教的内容看,中国古代的社会教育完全是基于华夏族在特定生活环境中长期形成的价值观、习惯、惯例、行为规范和准则等文化要素之上而进行的。儒家学派全盘吸收这些文化要素并上升到系统的理论高度。儒家的学说简称儒学,是中国古代自汉代以来的主流意识流派,自汉以来在绝大多数的历史时期作为中国的官方思想
如此以中国艺术之国粹演绎中国文化之巅峰实是一种勇于探索而且影响深远的壮举 总的来说,这个戏曲系列剧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及戏曲形式与现代人的理念结合起来,在形式上采用戏曲风格化、程式化的方法,聚焦于3个可爱但还不成熟的虚构的弟子形象,制造出有趣的戏剧情境,以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舞台呈现,来展示和弘扬教育家孔子的思想和智慧。简单地说,这部戏让“生、旦、净、丑”来体验孔子思想,用“唱、念、做、打”向世界传递中国文化。
多元,就是在当今世界纷繁复杂的文化背景下,我们通过小剧场戏剧展演这样的平台,沟通各国艺术工作者对人性追求、人性操守的一些看法。
创新,就是在当今世界自然科学迅猛发展、技术层面不断革新的情况下,作为人文学科的追求、作为戏剧人生的绵延,我们如何通过舞台这个载体宣泄自己的情感、抒发自己的豪情、阐发民族的文化、弘扬社会的主流价值?
多元、创新的文化理念不仅需要用演出、也需要用研讨等学术载体来承接。
《孔门弟子》就是这样一部很值得观看、很值得回味的剧目。该剧将中国传统文化代表孔子的学说、弟子活动等内容与戏曲形式、与现代人的理念有机结合起来。三个虚构的、渴望成熟的弟子,一个真实的、诲人不倦的夫子,在周游列国途中演绎出一个个令人啼笑皆非又发人深省的故事。相信这样的演出,会在包括青年人在内的现代观众的喜欢,希冀这样的演出能够把中国传统文化发扬的同时,还使更多的中外观众喜欢和参与有中国元素的戏剧演出。

(文:学生记者  白澍   编辑:佳奇)

返回原图
/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