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焦裕禄精神激励当代年轻人成长

发布时间:2012-12-07作者:访问量:1188

        由上影集团主创出品的电视剧《焦裕禄》,不久前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全景式展现了焦裕禄鲜为人知的成长历程,第一次通过电视剧讲述了他的家庭生活、教育成长经历。该片制作精致、风格厚重,获得观众和评论界的高度赞赏。
  本周二,电视剧《焦裕禄》评论研讨会在沪召开,与会专家一致认同电视剧《焦裕禄》是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三性合一的优秀作品。作为一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好作品,电视剧创新叙事方法,立体塑造人物,弘扬主流价值,为广大观众呈现了一个好党员、好公仆的形象,有力倡导和讴歌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模范性以及纯粹的公仆精神。
  电视剧《焦裕禄》叫好叫座,也成为"上海原创"新的更高起点。与会的文艺界人士表示,将发扬焦裕禄精神,把上海的电视剧创作、上海的文艺创作生产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为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研讨会由上海市委宣传部、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上影集团主办,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文艺评论专项基金承办。上影集团《焦裕禄》主创人员在研讨会上交流了创作体会,沪上理论、评论界的专家学者,影视机构相关人士及普通观众的代表参加了研讨座谈。本报今天刊出部分与会者的评论文章;其他专家学者的文章,将陆续刊登在解放日报、新民晚报上。
  --编者
 

焦裕禄精神激励当代年轻人成长

 ■范平灿(新葡萄8883官网AMG学生)
  

        两个月前,因为我们专业主课访谈节目的需要,我采访了一位嘉宾,他是一名普通的上海知青,他叫翁德坤,今年66岁。他谈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在焦裕禄牺牲几年后,上海复兴中学几十名中学生,从上海步行到了兰考,主动要求插队扎根农村。对于那一代人而言,焦裕禄精神是忘我奉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革命豪情。
  透过电视剧《焦裕禄》,我看见了三种焦裕禄的形象,一个真实的焦裕禄,一个我们需要的焦裕禄,一个我们这一代人心中的焦裕禄。
  焦裕禄离开我们已经半个世纪了,但他真实的话语和事迹还生活在兰考人民的心里。当他走到兰考最贫困的地区时,含着眼泪大口吞咽老乡忍辱负重伸手讨来的百家饭,对韩村老少发誓一定要改变贫困的面貌。当他死后几年,兰考人民不再敢提焦裕禄的名字,因为一提到这个名字就会痛哭流涕。这就是一个真实的焦裕禄。这种精神后来活在了孔繁森的身上,活在了牛玉儒的身上,活在了一代代的共产党人的身上。
  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焦裕禄,这个问题的侧面是焦裕禄带给了我们什么。在焦裕禄去世50年后的几次社会变革的浪潮中,焦裕禄精神不断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为什么焦裕禄精神能在不同时期闪光发亮,我认为是因为它的精神内核是通民心和通人性的,对于一名共产党员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公仆是人民的儿子而非父母官。
  其实最难表述的应该是我们这一代人心中的焦裕禄。50年过去了,焦裕禄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激情燃烧的背影。但是这个背影一直激励着我们的成长。
  他立志不拿国家救济粮,教会了我们如何独立地规划未来;他艰苦奋斗科学发展,激励我们靠自己的双手学习创业;他感谢组织把他派往最艰苦地方为国分忧,激励着我们在入党申请书上郑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我常想,为什么我们民族文明的火种能够历经沧桑薪火相传,因为有焦裕禄这样的仁人志士前赴后继,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们独立思考表里如一,实事求是联系实际。他们爱岗敬业敢于牺牲,时刻准备着为人民服务,时刻准备着为人民牺牲。(编辑:榕树)

返回原图
/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