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悲歌当泣――谈赵耀民话剧新作《志摩归去》

发布时间:2013-05-28作者:访问量:767

        著名剧作家赵耀民的作品《志摩归去》最近面世,并正在紧锣密鼓地排练之中。他在五年前就告诉我,要写部徐志摩的戏,那是应了上海话剧中心之约。而他乐意接受这约稿,是觉得徐志摩是个不凡的人物。
  记得当年赵耀民要去徐志摩的家乡海宁收集资料,我和剧作家徐耿生伴他同行。他在徐志摩墓地流连的时间最长,或沉思,或向我们谈论徐志摩琐事,还怀着敬意点了一支烟放到了墓前,说徐志摩喜欢抽烟,他说以前也来过,但此次来心绪自是不同。他没说出他的心绪,也没提及剧本构思,不久就完成了话剧本《记得也好,最好忘掉》,剧名出自徐志摩的诗句。剧本得到约稿方的完全认可,却为寻找合适扮演徐志摩的演员耽搁了下来,后来耀民说要修改剧本,大约过了一年吧,我读到了修改稿,使我大感意外的是那不是修改稿,而是另写了个本子,剧名为《志摩之死》,即现在易名的《志摩归去》。耀民说他重写,是因觉得《记得也好,最好忘记》写的徐志摩与林徽因爱情始末,已为人熟知,重复一遍意思不大。他对剧本创作的要求这么严格,即使已获好评,只要自己稍存不满,便全部推倒重来,不惜以前已化了巨大心血,这是很可钦佩的。
  但我觉得《记得也好,最好忘记》并非简单重复一遍徐志摩和林徽因感情始末,他早有题之熟者,参之以新奇之想的熟虑。从结构上看,不是始末,而是末始,从末写起,倒叙着一幕一幕往以前推进,最后写到始。这样的结构很是险诡,因结果已晓白,后面非得每幕精彩才能拉住读者和观众,一般舞台剧编剧不敢为自己出这难题,一是担心故事凌乱,二怕失了悬念。耀民却敢,且写得极其流畅,也因江水倒流,每幕都潜伏险情,悬念骤增,使人看下去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想知道徐、林以前怎么了,以前的以前又怎么了,要弄个明白。剧中人物除一个戏份很少的茶房之外,就只徐、林两人,就因这种高超险诡的叙述手段,使戏显得不仅不单调,而且非常地丰富和丰满。戏的丰满又在对徐、林两人情感的刻划上,写得精致精美之极。而之前我所见的其它徐、林爱情剧,都没这样的感动人,纠缠人。林的内敛、彷徨、动摇,若即若离、收纵多变,以应对徐的热烈、失落、痴狂、缠绵、绝望,戏剧效果强烈。两人爱情观念的冲撞又因了明显的性格差异,而更趋紧张和深沉,到最后一幕高潮,真是看得人震颤得透不过气来。这是一朵爱情剧的奇葩,告诉现在的读者和观众,男女之情可真诚到何种程度,刻骨铭心到何种程度,残酷到何种程度,珍贵到何种程度,它不因为发生在八十多年前而对当今少了启示。
  《志摩归去》又是另外一个戏了,它不像前稿那样与剧作家贴得很近,剧情与剧作家的情绪贴合得密不透风,而是拉开了一段距离,以冷峻的态度来审视徐志摩与他周围的人。结构上用了些叙事体手法,加入一支诗队以生出间离效果,不断促使读者或观众进行思考与判断。同时,又糅入了荒诞手段,徐志摩这人物似人又似鬼,他与亲友的戏,是死者对生者的访问和拷问,这不仅深刻完成了这个人物的形象,也大大增强了全剧的观赏效能。剧中人物众多,有徐志摩的前妻及父亲,现妻陆小曼及她的情人翁瑞和,恋人林徽因,好友胡适夫妇与凌叔华,有与他同时坠机身亡的飞机副驾驶员,还有他的粉丝。戏写他生前被至亲好友背叛,死后继续被背叛着。其中情节之一是那些他最亲近的人因他意外死亡,猝不及防,担忧他的书信和日记会泄漏他们不愿见人的隐私,于是一面写着纪念志摩的美文,一面勾心斗角,使手段来得到书信日记,纷纷露出真实面目,学士才女的典雅风姿荡然不存。这部戏撕碎了罩在这些人身上的爱、美、诗意的漂亮外衣,还原了人情浇漓、虚伪之习的另一面。这里看不到浪漫诗人徐志摩的浪漫光芒了,看不到他在人们印象里的精彩了,看到这只是一个虚弱、绝望、失了理想、想要逃离或死的徐志摩。剧作涉及的疆域还不尽于此,他政治、社会改良、文学上的抱负也被现实辗成了粉齑,最后这个才三十五岁的诗哲只能对着自己的坟墓发出郁愤无奈的慨叹,这年头也不知怎的,笑自难得,哭也不得容易,这世上渗淡的生活其实是无可沾恋的,趁早隐了去,谁说一定不是可慕的幸运?况且近年来我见惯死了,我再也不觉着它的可怕。可怕的是这烦嚣的人世,蛇蝎在我们的脚下,鬼祟在市街上,霹雳在我们的头顶,噩梦在我们的周遭!真是悲歌当泣。看这部戏,不觉得徐志摩是死于飞机失事,而是死于毫无诗意、不许拥怀理想的生存环境,他从美梦的假像中清醒,于是死吧。也许有人会问,剧中的徐志摩真实吗?我知道耀民为写他,收集研究了大量史料,阅读了他公开了的全部作品,而耀民又从来不喜戏说历史人物,他尽力诚实于史实。然而耀民为了推翻《记得也好,最好忘记》,便要写出一个更有意思的徐志摩,那就当然会去发掘他认为的徐志摩有意思的地方,这就把自己的意思带进去了,而他的意思当然不是历史的,陈的,而是当代的,新的,关照现实的,并纯属他个人的。再说,哪部文艺作品真能还原历史人物?历史人物谁都不能还原,那怕是史学家。这部戏很残酷,一个悲剧式人物,竟用喜剧样式表现,它引出的笑声比直接用悲剧表现更揪心,更为徐志摩怅惘。耀民笔下的喜剧,那一句句冷静的幽默,一直就是一根无情的鞭子,现在再落在志摩的悲哀上,成了他双重的灾厄。(编辑:榕树)

返回原图
/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