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绎时代的正能量――《清贫的牡丹》剧评

发布时间:2012-11-16作者:访问量:246

无论是小清新的白领戏,还是重口味的悬疑剧,在商业戏剧占有大量观众的上海戏剧舞台上,一出简约、质朴,带有人性温暖的报告剧《清贫的牡丹》近日在上海文化广场傲然绽放。没有花哨的舞台装置、没有卖弄俏皮的“文艺腔”、更没有说大话、空讲大道理。“恬淡清雅,也不失牡丹的王者本色!” 舞台上那位老人的原型,正是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血液学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教授。该剧讲述的关于生命与信仰、理想与奋斗、大爱与人生的命题,为当下日益浮躁的社会注入了一股淳朴而新鲜的正能量。
演出过程中时而有会心的笑声,时而听到低声的抽泣,而演出结束则是经久不息的掌声。观众们爱舞台上的“王振义”,爱这个角色的关键在于他不仅仅是一个大写的人,更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的人。本剧用串珠式结构,将王振义教授一生的主要历程浓缩在两个小时中,他生活中一件件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构成了整部话剧。剧中的王振义院士真实可触:没有单纯歌颂丰功伟绩,而更多的是把视野放在了对人物正能量的挖掘上——与人生伴侣谢竞雄在震旦校园谈论人生理想,“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在瑞金医院血液科病房中,目睹了一个个年轻的生命死于急性白血病,愈发坚定了自己钻研医学、救死扶伤的信念;在贫困的山村中苦中作乐,潜心研究中药,不仅救治了无数的村民,更意识到了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性;在狭小的实验室里,与自己的学生和同事一道,苦苦求索7年,终于探索出了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新路……本剧类似这些的剧情和细节还有许多许多。而导演雷国华将这些小故事拿捏得精准到位,弘扬“大爱”时荡气回肠,抒发“小爱”时温馨感人。
本剧在着力塑造“剧诗”风格。首先,本剧一开场就给人一种水墨丹青般的精致感,这种精致并不是布景上的精致,实际上舞台上没有任何道具和摆设。这种精致感来源于舞台两旁的三层极有层次的幕帘,上面呈现的是王振义教授一生艰苦奋斗的缩影。加之恢弘的主题音乐和灯光,磅礴大气的开场在一开始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除了开场的恢弘感给全剧的“剧诗”式的风格定了型之外,多媒体又增加了故事的沧桑感和时空的纵深感,把诗的概念和意境立体呈现到了舞台上。除了开场外,舞台上的另一特殊符号——画卷,作为整部剧的铺陈贯穿始末,试图通过画卷的舒展描绘王振义教授一生的科研历程,光影交错间弘扬人性的光辉,同时将剧诗的美感和氛围营造得淋漓尽致。
作为报告剧所能调动的艺术手段较之一般戏剧往往显得单调,雷国华导演紧紧把握音乐和灯光得艺术塑造能力,简约中折射着力量感、纯粹中蕴含着诗意,可以说音乐和灯光为本剧正能量的释放增添了艺术渠道。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王振义教授梦想几年内攻克成功却遭遇人生低谷时,命运交响曲打破了宁静,王振义教授一摔死亡病历,灰暗的灯光便转亮,预示着王振义教授作为医生的决心被点燃。本剧中,这样将音乐情绪和灯光情绪相结合的片段还有很多。王振义教授在帮乡亲们疗伤后,连夜赶回干校时,漫山遍野都是“王医生,小心”、“王医生,这边走”的呼喊。舞美活用多媒体,虽然场上没有复杂的布景,也没有一个扮演群众的角色,但在简约的灯光铺陈下和多媒体对于环境的准确描述下,那些从幕后传来的声声呼喊显得格外让人动容。偏冷的灯光下赶路的王振义,在听到了这些温暖人心的呼喊声之后,灯光也由冷转暖,仿佛是王教授内心的写照。
雷国华导演在构思时特意运用了大量贝多芬的音乐,而生活中这些音乐也深深扎根于王振义教授的内心里。贝多芬在与命运做斗争,他的完美体现在对于音乐的追求中,医生的天职是与病魔做斗争,他们的完美体现在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雷国华说:“音乐家和医学家属于完全不同的领域和职业,但是他们都是天底下对于真、善、美最执着的探求者”,也正是贝多芬音乐的大量使用,使整部剧“剧诗”的样式感更加趋于统一。
排练期间,王振义的扮演者并没有与原型见面,因为担心这样会失去创作自由。本剧的主演张震老师曾经说过,最开始对于王振义这个角色的塑造还是靠经验和想象,但越到后面就越是这个人的个人精神感染着自己,而自己作为演员也从这个角色中得到了很大的收获。雷国华导演也婉拒了王振义本人到排练场观摩彩排的要求——因为创作是在重塑生命,她认为只有在演出当天才能让角色在舞台上重新活出来。每一个角色都是有生命的,不能只是单纯的拷贝,只有这样各个角色才能将此剧提升为诗。
报告剧《清贫的牡丹》作为一部优秀的舞台剧作,传达出的精神内涵是可以跨越时代、不限领域的人间大爱。正如剧中所表达的:“牡丹出身富贵,可以大红大紫,享受荣华;而我们的牡丹恬淡清雅,清贫是自愿选择的,只有自愿选择甘于清贫,才是真正的志向。”该剧呼唤时代的正能量,呼唤那些被浮躁所淹没、沉睡于我们心中的人性的光辉。(文:戏文10  孙语冰    编辑:榕树)
返回原图
/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