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戏有戏】这是开始 不是最终――观音乐剧《理发师陶德》有感

发布时间:2013-04-23作者:访问量:306

        2013416日以及17日晚715,由新葡萄8883官网AMG学生主演的音乐剧《理发师陶德》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隆重演出。该剧在欧美是家喻户晓众所周知,曾获百老汇八项戏剧托尼奖以及英国戏剧奥利弗奖的经典音乐剧。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优秀的音乐剧作品,本剧主要是讲述一个理发师被仇恨蒙蔽双眼而最终演变成一个悲剧的故事。在我的印象里,这是上戏第二次演出音乐剧《理发师陶德》,第一次是作为09级音乐剧班毕业大戏在上戏剧院演出。

本次排演师资力量强大,特地邀请了王洛勇老师作为艺术顾问、马兰老师作为艺术指导,李晓佳(美)老师作为导演。此次演出的演员均为上戏音乐剧专业学生,除了几位主角的扮演者为09级大四学生外,其余角色的扮演者都是12级音乐剧班的大一新生。

由于导演现在身在美国,所以很遗憾未能联系和交流。在第一次的演出中,艺术顾问王洛勇老师曾提到剧中陶德脱斗篷的动作以及疯女人的造型和肢体动作,都是结合了诸多的中国元素和自我的领悟以及艺术加工。本次演出我们依旧能够看到这样独特的元素的存在,各国文化各领域文化的有机融合,这也是在追寻艺术的过程中的大胆的创新。

演出结束,我们还联系到了在剧中扮演本福德执事的12级音乐剧班学生翟硕天。在音乐剧《理发师陶德》中,本福德执事是一个反面角色,服务于万恶的法官大人。翟硕天同学说,这是他第一次参演音乐剧,也非常重视本次演出。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问及在演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时,他表示依旧是困难重重。首先本身为大一新生,专业功底相对薄弱;其次,是歌曲和对白的连接较难,例如如何使对白转为唱的时候才能不会显得突兀,这些都是需要克服和练习的难题;由于本剧故事的发生背景是18世纪,因此对于他们演员来说,还要练习18世纪当时的人物的英文发音状态;最后,就是要彻头彻尾地对剧中人物进行分析,从而才能在表演过程中达到角色本身的状态。但是,对于本次演出,翟硕天同学认为,对自己的演出还是比较满意。

在此次演出正式开始之前,我们也采访了一些身边不同年龄阶段的观众,关于他们对音乐剧的了解以及对音乐剧的热情,甚至还包括剧票的来源。大多数观众表示在来看音乐剧之前,都上网或者是通过别的途径大概了解了音乐剧的内容,并且也很期待观看此次的演出。也有一部分是从事音乐剧研究或者是相关工作的人员,他们有的甚至也看过美国《理发师陶德》的演出以及《理发师陶德》的电影版。但是在了解到剧票来源的时候,大多数人都表示是赠票,真正花钱购买的人屈指可数。在推动音乐剧发展这方面来看,这一点是不容乐观的。当然我相信这样的情况也并不是只出现于《理发师陶德》这一出戏。

《理发师陶德》本身是一部舞蹈动作极少的音乐剧,几乎只有唱词和对白,所以演出和别的传统音乐剧相差偏大。因此观众的注意力大多数是投放在剧情以及演员的表演唱功方面,这就大大增加了对演员专业素养的要求。演出结束后,有观众表示,可能在唱功方面还是未达到预期值,唱的过程中,层次感还有待加强,因此塑造人物方面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也受舞台硬件的影响,再加上是现场演奏,声音的调控也有待提高。但是对于以上的问题,大部分观众对此表示理解,都认为作为一群在校学生,能够有这样的演出结果,从某方面来说已经是达到了大家心中的预期值。在中国音乐剧市场中,需求量不大,本身也无可观的票房,因此未能通过经济来刺激专业提高和改进。

感谢上戏有这样的好机会,让学生能够在演出中学习,在舞台上体会。此次音乐剧《理发师陶德》可能不是一次完美的演出,但是绝对是一次有价值的演出。我们需要一个舞台,不仅是展示我们自己才华的舞台,更需要一个让我们看清自己的舞台。我们需要听到的不仅是如雷贯耳的掌声,我们也要有足够的勇气接受且正视别人眼中的我们。这将成为我们迈向梦想的源动力。一切都才是开始,不是最终。最后引用导演李晓佳老师的一句话“We are not okBut with work we can become ok”。(文:张国琴  图:刘叙辰  编辑:榕树)

返回原图
/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