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奇葩――评新编梨园戏《董生与李氏》

发布时间:2013-05-24作者:访问量:553

        新编梨园戏《董生与李氏》作为第二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之一,51617两日在上戏剧院上演。

《董生与李氏》改编自尤凤伟的短篇小说《乌鸦》,讲述的是一对鳏夫寡妇的爱情故事。编剧王仁杰算是金牌的戏曲编剧了,第一次看他的戏是王君安的越剧《柳永》,词虽优美却感觉不接地气一些,但这次看了他写的《董生与李氏》却不得不感叹“术业有专攻”这句古话着实靠谱,相对于他乡的越剧,果然自己家的梨园戏对于王仁杰老师来说才是更得心应手的。

这部戏虽为新编,却没有失却梨园戏的古典传统——人物少,舞台简朴,词曲雅俗共赏、情节更是起承转合得当,但在这样的基础上,鲜艳的服装,有趣的剧情也更使此戏可以抓住更多年龄的观众。《董生与李氏》的成功改编,不得不说对于所有剧种的创新改革是有借鉴意义和普世价值的。

梨园戏,为闽南语系的剧种,源于泉州,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比我们所说的戏曲之母——昆曲还要古老200年。对与很多人而言,只知“梨园”,却对“梨园戏”不大熟悉。

我也是抱着一种尝鲜的心态进剧场去观看梨园戏的,而此次梨园戏的巡演的确让人感受到了大肆宣传的梨园戏之古老。

首先,只有看了梨园戏才能知戏曲之起源。戏曲乃至戏剧的起源都和祭祀等宗教仪式是分不开的,比如说傩戏等。而梨园戏恰恰难得的保持了这个特性,比如演出开场时两个丫鬟像木偶一样摇头晃脑的出场,这个出场特别有特色也特别地诡异,想象一下两个如花似玉的人偶一直向舞台前面走去,多少有些跳大神的味道。而且再加上剧种彭员外的鬼魂扮相非常的恐怖,让胆小的人时不时陷入恐惧之中。即使这样“吓破胆”,但梨园戏《董生与李氏》还是让我们在短短两小时内看到了戏曲的脉络,这一点,是所有其他的剧种望其项背的。

其次,梨园戏演员的舞台功底是我见过的戏曲演员中最好的,并非是说其他剧种的演员不如他们努力,而是论在台上功夫的表现力是不及的。一个戏曲的古典传统程度是与程式的规范度成正比的。而在《董生与李氏》之中,尤其是女主角曾静萍老师,在台上无论是做什么动作,什么场景,她的手指尖都是用力的,保持着螃蟹手、姜母手。兰花手的一种,这种带着严肃的程式性的表演形式一定意义上来说也是对古典艺术的一种尊重。

表演过程中,掌声不断,叫好声也不断。虽然对于大多数观众而言,闽南方言的戏曲听起来太吃力,总要对着字幕才能懂得唱的意思。但却感觉观众都非常的投入,这时候,戏曲的价值才就体现出来,因为它不只是文本的艺术,还是表演的艺术,更是编曲的艺术。

对于舞台的设计上,台上建立的一个更小的、更似戏台的小舞台空间,在这一点上因该也是像传统致敬之处。对于戏曲的新编,我一直崇尚应当完完全全扎根于剧种本身之特色和属性,抓住本剧种的呼吸,才可以稳中求进求思变,这部戏的优点就在于此。

此次梨园戏《董生与李氏》的全国巡演按照其安排的地点来说——大多是在大学的剧场——其实是一个戏曲对于高校的普及,也是对于青年观众的普及。

宣传手册上说这是“中国古典戏剧的一次漂亮回归”,我以为然。(文:学生记者 徐雯怡  编辑:榕树)

返回原图
/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