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流星》――寻找生命的领悟

发布时间:2013-06-18作者:访问量:433

2013年6月14日至19日期间,由我校2010级表演系、舞美系共同创作的实习剧目《流星》在端钧剧场上演。只想说这样经典的剧目演出,或许可以在这样炎炎夏日的傍晚,给内心送去一份宁静,拂去那层高温所带给我们的焦躁,带着我们一起去感受生命,感受那份生与死的距离。
《流星》编剧为瑞士剧作家迪伦马特,他以夸张和荒诞的手法创作了很多艺术作品,而这些又不失对社会一些严肃问题的抨击,这样的创作手法不仅得到了戏剧界的广泛认可,同时也为后世的戏剧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本次演出导演为我校表演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王学明。王老师说:“他犀利的笔锋指向社会,一次次撕破发达社会繁华的外衣,向观众和读者提供了一个又一个扭曲了的社会生活场景和异化的任务心态,他用一种令人战栗的幽默和诙谐把世界的逐渐毁灭展现给他的观众和读者,从中而提出严肃?古老而又常新的问题——人应该怎样活着?不禁令人深思……”也许,就是这样带着对问题的思考,他带领同学们上演了这样一台荒诞而不失喜剧色彩的故事。
故事充分地展现了男主人公施威特死而复活却又欲死不能的心理纠葛,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生命的思考,当他面对死亡不知所措的时候,他内心的呐喊和悲痛仿佛都在每一次死与未死之间所挣扎着;当他面对自己心爱的女人奥古斯特、卢茨牧师等都一一死去,他仍是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该如何是好,直到他的儿子拿着匕首在他眼前亲手结束自己生命的片刻,舞台上血染的红光照亮了他周围的一切,音乐和灯光的渲染也将情节推到了高潮,更激化了主人公内心的痛苦和难耐,不禁让观众对生与死产生深深的思考。
舞台上的道具灯光和服化,无不符合整个剧目的风格,伴随着“点蜡烛”和“拉窗帘”的人物动作,灯光在其中不同的变化,不仅让观众眼前一亮,也充分地展现了演员内心的挣扎和对现实的讽刺。
活着还是死亡——这种永恒的话题或许不会在剧本的展演中得到解决,但我想,通过他们在舞台上的呈现形式,每一个演员都能感受到这份对生命的思考,也足以带现场的每一个观众走进他们所饰演的人物角色的内心,走进他们所诠释的对生与死的理解。
时间从不会回头,生命走得太快,仿佛就像流星般转瞬即逝,每个人心中都有对永恒的定义,但我相信,来看《流星》,让我们走得慢一点,让时光慢一点,在花开的夏日,寻找心中对生命的独特领悟。(文:学生记者 王烁    图:佳奇、学生记者 顾秋梦    编辑:榕树)

返回原图
/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