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牡丹亭・阴阳》有感

发布时间:2013-10-21作者:访问量:537

恍若一隔世,从此阴阳间。古往恨梦短,今夕梦一场。

《牡丹亭·阴阳》说是根据《牡丹亭》原本改编,实则短短半个小时的演出里,并未出现那些原本中我们耳熟能详的唱段和情节。所以与其说这出剧是内容的创新,不如说是形式的突破。

在演出开始之前,工作人员与我们解释,此次演出有一楼和三楼两个平台,一楼演出的是古代故事为阴,三楼演出的是现代故事为阳。演员只有一男一女。他们会来回穿梭在两个平台之间,一人在一个场地演一段,然后交换,为观众演出古今两个版本的《牡丹亭》。

舞台搭设简单,观众随意站列,甚至在演员上下走动时,观众可与他们近距离的接触。于我看,《牡丹亭·阴阳》能够带给观众最深的印象就是这种演出模式的吸引眼球,其次是在他的演出过程中,男女演员并无直接对话,而是采用在一块纱布上投影的形式,完成二人阴阳两间的交流。这种尝试,很好地运用了布莱希特戏剧理论里的间离效果,打破了演员和观众之间第四堵墙的阻隔。这使得演员知道自己在演戏而不会沉溺角色本身,也让观众明白自己身处于剧场而不是真实情境中,他们便不会和角色产生相同的情绪而丢掉了自己本身的思考和判断能力。当然这种演出模式这也带来了弊端,一是不规则的演出场地往往不能呈现很好的音效和画面效果,二是演员来回穿梭的表演,使观众只能欣赏到一个时空的演出,即你在一楼看了古代的情境,就无分身之术穿越到三楼的现代戏中。这样子会加剧观众在理解演出时的难度。

如果说一出戏仅仅以这些面子上的东西,显然不能算是成功的。前文有言,在内容上《牡丹亭·阴阳》甚至没有完整地演出《牡丹亭》里的一个故事或是说片段,但至少它临摹出了一种爱情的意象。在这里,他所要表达的不是柳梦梅和杜丽娘如何冲破封建世俗的爱情,而是一种现代人和古代人在面对爱情的不确定时,采取的截然不同的态度。

就像观赏古时候的诗歌、戏曲等等艺术作品里的爱情,我们在不经意间就被它的单纯或是痴傻而感动,男女之间一心寻觅的只是爱情本身,而不是所有与这种感情有关的东西。《西厢记》里张生为崔莺莺害了相思病,《花田错》里大小姐想着男扮女装的计量求得书生一面,而杜丽娘十几年华情窦初开“关关雎鸠”思春来,似乎也不是多羞耻的事,反倒是一种青春的美好。而现代的爱情故事里,我们总能被一些不干净不纯粹的东西咯噔的干扰一下,完全留不住对爱情一点点痴痴的念想。《牡丹亭·阴阳》意在说,古人梦中的一场相逢,也是值得寻觅和追求的,它是牵动你心中曲曲折折的红线,值得你今生今世去奋不顾身的。而在现代人眼里,梦只是梦罢了,就算他牵扯到了你心底柔软的一块地方又如何,它不真实,所以没有存在的意义。

在观演的过程里,也听到现场观众对于这出戏的一些不理解和质疑,我觉得疑惑是正常的,可能是时间的长短或是观众的文化基础以及其他的一些因素,会让这出戏不像一个完整的演出而是一种行为艺术。诚然创新是好事,可是任何东西不去追求面子上或者口头上的称谓才是正经事。《牡丹亭·阴阳》有个模子摆在这儿了,进一步的就该去雕塑它,而不让它仅仅成为一个趋势。就说创新这种东西,用多了也惹来不少非议。《牡丹亭·阴阳》如何使得爱情的意象更浓重起来,是最大的问题所在。不要泛泛的,而是真的扎心窝的戳到观众的东西。《牡丹亭》之所以成为传世经典,是它的底蕴和时代性,它是实打实的,不争不抢就在那里。我们的时代性是创意是科技,是继承是融合,我们的底蕴是什么?是文化的沉淀。《牡丹亭·阴阳》意象有了,缺精髓。它着重改编的立意有了,但仍旧缺少高度。改变原著这种东西,超越实则困难,形式的创新已实属不易,但是剧本的功夫仍旧不可缺不可少。其次,创作团队对于这出戏未来的发展方向要找准定位,如果是小众戏剧,就应该对观众进行一定的筛选和要求。(文:吴安琪  图:周元、吴安琪  编辑:榕树)

 

 

返回原图
/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