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格――听熊源伟先生演讲有感

发布时间:2013-10-23作者:访问量:1030

十五年前人们对剧场没有意识,上海永乐宫开始慢慢被人遗弃消亡,十五年后,剧场兴起。熊源伟先生提出疑问:戏剧有没有生命力?
如今北京胡同、上海弄堂文化都在明显地消退,在这种有实质的文化下我们活的麻木,而在虚拟的社交世界里我们好像活的很时尚。其实不然,正像先生讲座说的,是孤独的现代人在渴求认同感。科学家说二十一世纪永恒的话题便是认同感。人们处处寻求着心虚的认同。
一位学者说过,孤独的现代人到二十一世纪有两个聚会的场所:一是教堂,而是剧场。人们在教堂里自然有种信仰,神圣崇高。而我们这个民族是缺乏宗教情怀的,当一个民族没有宗教情怀时,他是什么丑恶行为都干得出的。在剧场,有一个人为表演鼓掌喝彩时,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甚至更多人为他鼓掌喝彩,这时人们就在寻求认同感,而非是独立成个体的。所以戏剧依旧会存在,会发展得更好。
我们缺乏对宗教的敬畏感,知识的泛滥也就是中国人没有敬畏感的原因之一,所以不要相信现有的规定要不断追求革新,建立全面的知识系统,建立完善的人格系统。
熊源伟先生说,戏剧充满灵性,充满变革,是多元的架构,我们学戏剧的不能墨守成规。艺术家拼的是修养与人格,人格是个根本的命题,我们要锤炼自己,做个有艺术文化人格的人。文化人格是对文化价值的判断与人格有区别,我们拥有人格是远远不够的要真正做个富有文化人格的人。现在我们缺少的是人类对生存境况的悲悯,对每个个体生命的关注及敬意。而这种悲悯与敬意正是戏剧走下去的核心。
听完先生的讲座,令人深思,近年来的中国变化的有些可怕、冷漠,甚至是可恶的猖獗,这些是为什么?缺少宗教情怀来约束我们,缺少文化人格来提升我们,更缺少对生命的崇敬。但只有我们每个自身的改变,才能使整个民族改变,使戏剧得以永存,让我们寻得一丝认同。(文:王雨婧    图:王楚雯    编辑:榕树)
 
返回原图
/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