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想周】跨越世纪,我们携手未来――宫宝荣教授为上戏学子做精彩讲座

发布时间:2014-10-21作者:访问量:983

10月20号晚,创想周的第三天,宫宝荣教授在红楼209教室为在场的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带领大家了解《中法文化交流中的戏剧艺术》,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

    整场讲座从宫宝荣教授的一个问题开始“中国和法国是什么时候开始存在交流?”同学们的答案从剧目《赵氏孤儿》到传教士利玛窦等等众说纷纭,宫老师耐心的倾听,而最终宣布的答案却令人诧异,其实由于中国与法国之间的地理距离相差甚远,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两国之间并无交流。那么这样两个隔着无数海峡相望的国家,是如何走在了一起呢?

早起的中法文化交流始于马可波罗时期,其撰写的《马可波罗游记》使得欧洲人民对中国产生巨大的热情,传教士们纷纷来到中国,同时也带来了西方的知识和技艺,自然也有来自西方的戏剧艺术。最早便是由春柳社演出法国小仲马的名作《茶花女》的第三幕,拉开了法国戏剧文化渗透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大幕。而不仅是在中国,13世纪与17世纪的下半叶,法国开始了初期的汉学研究,1814年12月11日法国的法兰西学院产生了第一位法国汉学教授雷慕莎。但纵使看上去繁华紧凑,这时的交流,还是处于间接和民间的形式,中国和法国的官方并没有与对方外交的意愿。

    1685年,康熙皇帝接洽了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派遣的“国王数学家”,正式宣布了中法官方交流合作的稳固长久。17世纪下半叶,传教士带回法国的幼童“沈福宗”成为法国全民讨论的话题,中国人的形象开始出现在法国上流阶层的节庆活动和戏剧创作中,值得一提的里程碑作品有雷纳尔和杜弗雷尼创作的《中国人》,讲述了一位乡绅想让自己的女儿出嫁,他心中美好丈夫的形象无外乎军人,律师以及中国大夫,而女孩的情人则串通自己的兄弟联合扮演这三种角色,向他证明只有意大利演员才是最好的女婿。中国人的真正形象在当时并不为法国人所知,更多的皆是戏剧作品中一些奇异滑稽乃至诡异的角色。

宫老师提到,随着《中国官话》这样语法字典的出现,中法交流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层面,真正开始了文化上的磨合阶段。当时法国翻译中国的作品,多数译本虽然保留了原作的故事梗概,却将唱词一概忽略,而正是因为这样翻译上不妥当的地方,西方国家才称中方的戏剧为opera。

时间来到了19世纪前后,正是法国对中国戏剧了解飞速上升的时间段,多部留名青史的作品在此时出现,伏尔泰改编《赵氏孤儿》而成的《中国孤儿》和1832年《灰阑记》都成为了了解中国精神,拉开中国文学与法国文学的历史大幕的里程碑作品;1851年,钟阿泰成为西方完整演绎中国剧本第一人;而20世纪初法国风行的“残酷戏剧”,也是由中国的针灸得出灵感从而产生的,五四前后,翻译家们渐渐开始意识到西方文学能够将中国拖出落后的泥潭,于是程砚秋,焦承志等一系列核心人物纷纷行动起来,其作用影响延续至今,例如“中法文化交流之春”活动,这是中国与法国之间举办的一项经常性的文化交流活动。该活动于2006年由法国驻中国大使馆和北京法国文化中心共同推出,至今已主办了多届。活动旨在通过视觉艺术和舞台艺术等表现形式全面推进中法文化的交流和互动。

“中国的文化非常古老,法国与中国经过很长时间才彼此理解。法国是有耐心的国家,这种耐心是我们文化价值的源泉。”这是法国总统希拉克今年初会见来访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时引述的戴高乐将军的话,同时也是宫老师的结束语,在讲座最后,同学们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宫宝荣老师带给了我们一段历史长河中的旅行。(文:倪钰馨  图:张昊  编辑:榕树)

返回原图
/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