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暴力的创造者

发布时间:2014-06-23作者:访问量:312

《班·骆维特》,这是一出很特别的戏。

伴着复活节的歌声,戏开始了。那是一个快乐幸福而安定的英国中产阶级家庭,在准备复活节的庆祝晚宴,但当班的名字每每出现,都给家庭的每个成员以震动。力气大,攻击性胃口大……这是一个异于常人的孩子,他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恐慌。复活节晚宴的欢声笑语与卧室里传来的巨大敲击声形成了对比,幸福的家庭陷入恐慌。

面对这样的现实,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不同观点:把班送进疗养院,抛弃他;将他留在家里,继续照顾,相信他总有一天会变好。班一次次弄出的震响仿佛击打在观众心中,如恐怖小说一般,未出场的班却带给我们惊慌和怀疑。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出发点,无法评断谁对谁错,仿佛我们站在这样的选择面前,一边是幸福,一边是忍耐的痛苦,而幸福就代表班的牺牲,忍耐就代表家庭的每个成员会失去自己的幸福。

将善也恶的探讨放入一个正常家庭,以他们怎样对待一个异于常人的孩子作为切入点,向我们阐述了什么是邪恶,直面人性的幽微之处,刻画了不安、疑惧、惊慌,戏剧中充满了张力。打破了一个家庭幸福生活的平衡,让我们对每个角色的未来忧心忡忡。

但是《班·骆维特》只是整场戏的一个部分。在结束这一部分的戏后,工作组的同学引导观众至场外,浏览了数幅图片,它们向我们展示了暴力的残忍景象。在角落里蜷缩着一个“孩子”,工作组提示我们可以对她进行提问,而后我们被引入剧场了解在孩子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不同于以往,在戏开始前工作者向观众进行了提问,使我们有了更多想象的空间,去猜测事情的发展,站在当事人的角度思考每一个行为和决定,参与者会以当他们的立场去权衡利弊。这部分的戏由“麦当劳事件”改编而来,将视角放置于受害者的家庭,解决该不该告诉孩子真相的问题上来。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心灵的震动,更多的是深入的提问和反思。

“你会不会把真相告诉孩子?”告诉?不告诉?

“如果是你在现场,你会怎样做?”报警?录像?呼吁?亦或者,逃离?

每一个问题我们都不忍心去设想,但当我们需要面对时,却又是一次对良心的拷问。

戏临近尾声,工作组希望观众对暴徒写一封信,并献花以慰藉失去的无辜生命。选取社会问题进行演出并让观众参与到戏中,体会当事人的心情,我们得到了一种不一样的体验。这样的交流是双方面的,而不像一般戏剧单方便的输出,TIE(教育剧坊,Theatre In Education)向我们展现的是对一个话题的探讨,通过表导演的最终呈现展现出戏剧中每一个角色的处境,给予了一种多方位的视角去想象、思考、探讨。

谁才是暴力的真正创造者?是暴徒还是围观者?是无能还是冷漠?

罗洛·梅曾言:“因为无能和情感淡漠是孕育暴力的温床。是的,攻击性常常会逐步升级为暴力,所以,人人都因为它而感到沮丧和恐惧,这一点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没有看到这一点:无能的状态是暴力的源头。在我们使人们变得无能为力时,我们是制造而不是控制了暴力。我们社会中的暴力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那些试图建立自尊、保护自我形象,以及想证明自己也很重要的人实施的。不管这些动机是多么偏颇,对这些动机的表现是多么具有破坏力,它们依然是积极人际需要的呈现。我们不能忽视这样一个事实,即尽管改变这些需要非常困难,但人生不是脱离恶,才能成就善;而是尽管有恶,依然为善。”

(文:侯雪菲  编辑:榕树)

返回原图
/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