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宋光祖文集》

发布时间:2015-09-14作者:访问量:297

    宋光祖教授是许多年轻编剧的老师,亦是我的授业恩师。

    老先生不喜旁人称呼自己为教授,只说老师二字亲切而恰如其分。可是当我写下这篇序文的时候,我的鬓边也已生出了白发,佛西楼前的花儿开了又谢,慈祥睿智的老师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

    想来,已经过去整整三十年了啊。

    三十年间,宋老师一直勤勤恳恳地传道、授业、解惑。他致力于戏曲创作理论研究工作,创造性地开设了讲、练结合的戏曲编剧理论与写作课程,对教学方式的探索和创新有那独一份的心得。比如,在写作训练中逐步建立起曲白训练、小戏训练等一系列循序渐进式的教学系统,很好地夯实了学生的戏曲编剧基本功,也为学院戏曲教学体系的完善做出了卓越贡献。宋老师著述颇多,《戏曲写作教程》、《戏曲写作论》、《中国戏曲名著选读》、《中国古典名剧鉴赏辞典》、《话剧之友手册》和《红楼戏曲概述》等既是教材更是著作。陈多教授便曾盛赞宋老师拥有排除一切多余顾虑和私心杂念,唯以探索戏曲创作规律为目标的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生前身后,宋老师也籍此赢得了很多荣誉,上海市高校教学成果奖,上海市育才奖、上海市高校名师奖等等,都是学界难得的承认和褒奖。

    然而这些奖项于宋老师而言,并不是最重要的。三十年间,宋老师真正做到了教书育人这简单质朴却责任重大的四个字。他长期担任班主任和教研室主任职务,在教学第一线为年轻编剧的成人和成材倾注了无数热力。他不仅在学业上关心学生,更在心灵和精神上关怀后辈。动人的师生往事着实太多,早已无需细说,但是每当我听到已是业界中流砥柱的编剧们叙说记忆时,仍是不免胸中激荡——这般仁心爱物的师长,如今真是太少了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新葡萄8883官网AMG走出的这许多戏曲编剧,之所以能有今日之成熟与成就,同宋老师的谆谆教导和殷殷期盼是分不开的。

    三十年间,宋老师还有编剧这个教师之外的另一重身份。他极为注重以切身的创作经验丰富和完善戏曲创作理论。他深知,不与实践相结合、不能指导实践的理论只能是空谈。因此,他在理论研究的同时亦从不间断地创作各类戏剧作品,其中发表或上演的剧本有沪剧《迎春花》、《水上交通站》,越剧《乱世奇缘》、《风筝误》、电影剧本《仙桃树》、电视剧剧本《拜月亭》等,无一不是仔细雕琢的剧作。值得一提的是,宋老师极是注重与学生的切磋琢磨。他们一同交流创作经验,共享创作心得,几本沉甸甸的《师生戏曲集》亦由此出版。这既是宋老师的创作成绩,也是他传递薪火的硕果,更是师生之间浓厚而纯粹的友谊的见证。这叫人如何不感慨,求学路上能得宋老师一路扶持,何其幸福?

    然而,201391日,当学生们兴奋地回到学校,等候着宋老师走上讲台的时候,他却再也不能站到这里了。年轻的艺术家们有很多困惑没有找到答案,还有很多新的发现未能与他分享,更有许多感恩的心声未曾倾诉。宋老师像是一名终生都在攀登的勇士,无奈而又从容地停止了向上的步伐。

    恩师去哪里了。是否天堂也开学了啊!

    有些人因曾受明月辉照,便愿将清光洒向人间。宋老师的好友郭红军、钱天铃和学生张泓便是。他们曾受过宋老师智慧之光的点拨与濡染,愿有更多的人能够欣享这份幸福。他们在一年多时间里,以拳拳热心,不辞辛苦地整理了目前所有能够搜集到的宋老师遗稿,反复选择、分类、修补、订正,终于将这套囊括了理论研究、教学研讨、创作实践的三大本文集呈现于世。我相信,它不只显示了宋光祖教授个人对当代戏曲创作理论、教学与实践的思考与探索,也折射出我院编剧学学科的发展轨迹和部分成果,更承载着无数学子们对宋老师的殷切怀念。

为此,我愿尽一己绵薄之力,促成此书出版,若能有更多后学之士得受哪怕星微助益,吾愿足矣。

    是为序。

(文:陆军  编辑:榕树)

返回原图
/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