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援教心得

发布时间:2015-10-13作者:访问量:1239

    此次到百色市田东县文艺援教,是我绘画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与经验的一次分享,在与当地老师们探讨交流中,也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在从事绘画创作的十余年间,有着许多时光,是在蒙昧的状态中摸索前行。每当经过反复的推敲和实践,使得画面在呈现上有了心仪的效果就会很开怀;每当在画册中理解了画家在构图上的独到用意时就好像自己破了一个千古谜题般开心;每当站在大师的原作前,领会到画家用恰如其分的笔意和鲜活妥贴的色彩来绘就一幅美景时就如同身临其境般的开畅。这个“每当”是经年累月的学习过程中的点滴收获。

在课程准备上我做了两个课件,分别是以风景题材为主的中国山水画和西方油画风景为主两个部分。中国画部分主要是赏析性质的,顾及到听课老师的教课范围从小学到中学的都有,所以还是以讲西方油画这个课件为主,在绘画赏析部分选取了英国19世纪风景油画家康斯太勃尔,俄罗斯巡回画派风景画家列维坦,以及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库尔贝,柯罗一直到印象派毕沙罗,莫奈再到后印象派的塞尚,梵高这些画家的作品。因为这些画家的绘画作品规范性比较强,有利于老师在经过短期的培后训可以快速运用所学教授学生,得到良好的教学结果。西方绘画这个课件主要分为透视学,色彩学,大师作品欣赏分析,结合自己的作品谈创作这四个部分。西方绘画总是与科学的发展紧密的交织在一起向前发展的,一些科学的发现和成果有助于画家更好的表现客观的物象,使得绘画在观感上更趋于真实。透视学和色彩学是我们学习西方绘画必须要掌握的两门基础课,基础的往往也是最重要的。我们学画多年,还是会在画面上出现透视上或是色彩关系的问题,所以,这些基础知识还是要重视起来的。在上课的过程中,第一部分的透视学部分主要讲具象写实绘画中经常用到的一点透视和成角透视,结合着具体的图片实例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第二部分的色彩学主要把减法的光色原理和加法的色料原理讲述清楚,使得学生能够明白两个色彩系统的基本原理,便于学生在观察客观物象和运用绘画颜料上有个清晰的认识。在第三部分结合大师的作品分析构图,透视和色彩的运用。欣赏大师的作品就如同一次再创作,试着去理解画家在创作时如何主动把握画面,绘画基础知识在画作里如何运用的。欣赏与创作的关系是互为作用的,在欣赏的过程中很好理解绘画在构图,色彩等基础知识的运用,会更好的启发学生;如果学生有过绘画的实践训练,也会更好的看待和理解绘画作品。在讲解分析了几张康斯太勃尔绘画作品后,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和加强“教”与“学”的互动,我找了几位老师来分析另外几张绘画作品,每位老师在回答时都会遵循着构图,用色,透视关系几方面元素来谈自己的想法,其他的老师也是认真顺着思路往下走,也会积极地做一些补充。最后我来查缺补漏,做一下具体的分析和评价,同时为发言的老师给予鼓励和肯定的掌声。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成为学会思考和学习的主体。整个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促使学生更多地独立思考和进行创造性活动。名画名作赏析,是绘画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观看和讲解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画作的印象并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提高了对绘画作品的辨别鉴赏能力,从而为学生实践操作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导引性作用。在第四部分是结合我近年来的作品谈创作心得,写生实践是检验绘画综合素养的试金石,画面呈现是最有说服力的解释。在写生创作的过程中,伴随着迅驰的调色和运笔,快节奏中的饱满的情感释放,常常画面会带有生动性。《春到九水》是去年4月份去崂山北九水写生的作品,画时阴天,光线变化不大,没有太阳光照,受到环境色的影响比较少,物象本身的固有色就凸显出来,得以画一整天时间。初春时节,万物生发,娇嫩的新绿百般柔媚,在万绿丛中还有点点映山红。远山是画面的立画之本,山的貌状经过自然界千百万年的锤炼与洗礼,形成的美不可言喻。山的下面是松树,银杏树,迎春花,槐树,杉树等交错分布在山岗到山谷中。中景左部是一座房子,通过一座桥把画面左右链接起来。画面按明度分,就是远山的轮廓线为界限,上面的天空部分和山以下部分。阴天的天空近似一块平涂的浅灰色域;山的轮廓线从右至左一直倾斜下去;再加上近景的物象给观者一定的空间距离感,这三者决定着画面过于简单化。于是,我把画面外的一棵杨树移到了画面中,使天空部分有了活泼的节奏,打破了山一直倾斜的轮廓线,平衡了画面关系,同时这棵杨树作为近景的着眼点丰富了整个画面。从上午画到傍晚时分,一遍推着画下来,一气呵成。对于一张画完整的绘制过程让听课的老师比较全面了解写生过程中的方方面面,这样的解读会相对的具体和生动。课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是临摹练习,临摹的对象是选取课件中赏析过的作品照片。根据老师们教课范围从小学到中学的不同划分为五个组,在绘画材料上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所能够掌握的程度而选用油画棒,色粉笔,水粉画材料等。一组的老师们选择的画是梵高的《教堂》,选用的绘画材料是油画棒,油画棒的特性是明亮鲜艳,不易覆盖和融合,这与梵高作品的绘画语言也是相搭调的。只是他们在操作上踟蹰不定,我就给他们画了轮廓框架,鼓励他们大胆的进行填色。另一组老师们选择了莫奈的《威尼斯水城》,他们的选用的绘画材料是色粉笔,他们很积极地投入到绘制过程中,每位老师负责一个区域进行涂抹,从而忽略了造型的确切性。我参与到他们的临摹中用色粉笔勾勒出轮廓线,并引导他们注意这幅画是由黄色和紫色两大基调组成的画面,注意整体的把握这种意味,同时,让他们理解和掌握色粉笔这种工具绘画语言的特性并且最好的发挥出它特有的表现趣味。还有一组老师选择了梵高的《夜晚的咖啡馆》,他们选用的水粉画颜料,由于在涂色过程中,色彩过于沉闷达不到梵高画面中强烈的色彩对比的效果,于是我建议他们用油画棒进行深入刻画,两种不同材质的绘画工具的结合,达到了让我们大家都意想不到的绘画效果。最后,五组的作品都贴到黑板上进行点评,老师们对于绘画的成果都很满意,首先我提议为老师们自己能够合作完成作品鼓个掌,然后对具体的作品做了具体的分析。这样既保护了老师们的学习热情,又能够帮助他们提高分析和鉴赏的能力。

在教两个幼儿班的课上,首先是让小朋友们确立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对水墨画所用材料的基本认识。我手中握着毛笔举过头顶,让小朋友聚神的看过来,然后让他们也握着毛笔,然后走到每位小朋友跟前手把手的纠正握笔姿势。中锋,侧锋等几种运笔方式一边口里念,一边黑板上写,写完后让小朋友们齐声读一遍,然后让他们用手中的笔做各种笔锋姿势。通过这一系列的读,写,比划的练习是为了让他们更好的加强记忆,讲到墨时也是这样一套程序走下来。基本的知识讲完后,就是我现场示范和小朋友们的绘画练习,选题上是对他们来说相对熟悉和容易掌握的《迎春图》和《夏荷图》,在画《迎春图》的小鸡时,我争取给每位小朋友都画一个示范,给其中的一位小朋友画完时,她随口而出:“好可爱哦”,同时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给我的印象特别深,莫名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涌上心头。这样课程结束,每位小朋友都对水墨画有了相对完整的了解。

美术教学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内涵,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建立起相对应的审美修养。既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生活相联系,创建多维互动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选择内容、材料和方法,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这样才能更好起到美育应有的效果和作用。(文:辛坤  图:顾秋梦  编辑:榕树)

返回原图
/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