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想周】寻回艺术失落之神――观讲座《艺术・生命・元神》有感

发布时间:2015-10-27作者:访问量:917

艺术究竟为何物?如何给它下一个定义?定义就一定正确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往往能说昆剧是艺术,书法是艺术,舞蹈是艺术,什么什么都是艺术,可当我们反其道而行之,倒问一句,艺术是什么的时候,恐怕就只能陷入沉默了。
当下的社会是大众文化盛行的社会,概括起来可以用三个字表达,即“快”、“感”、“性”。“快”所产生的快节奏,激素文化;“感”所产生的感官需求,图像文化;“性”所产生的性开放,情色文化。这些都是大众文化盛行下所产生的问题,在这个社会中可以说是“人人都是艺术家,人人都不是艺术家”,这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与思考。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就有对于艺术的论述。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就说明“道”、“德”、“仁”、“艺”是四位一体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人的均衡发展是很看重的,六艺经传、启蒙“三百千”皆如是。
艺术在传统文化中涵盖面是极广的,艺术本就不单单是一个个体,其中蕴含着太多的哲学与思辨。“艺者“意”也,艺者“易”也,艺者“医”也,艺者“一”也,艺者“抑”也,艺者“益”也”,王邦雄教授的这句话,我想就已能表达出艺术的内涵了。借用孙过庭先生在《书谱序》中的一句话“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这句话太经典了,寥寥数语却道出了艺术的真谛,也难怪王教授认为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书法了。
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是“道”,核心是“心”,关键是“悟”,入手是“德”,基础是“仁”。艺术正如是说,“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发于天然,非由述作”王教授在引用唐代画家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的这句话时,也恰好引出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点,“中国文化侧重于时间一边,西方文化侧重于空间一边”。这都不由得使我们思考,我们真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吗?它又能在艺术上带给我们什么?
王教授给我们这样一句话:“画有六法: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三曰应物象形,四曰随类赋彩,五曰经营位置,六曰传移模写。”概括分类起来为三者,“有为法”、“有无为法”、“无为法”。艺术的方法就生于其中,以“有为”至“有无为”,以“有无为”至“无为”。做到“随缘而示,随境而言,随遇而说,随问而答”,就会达到“言”、“象”、“意”的有机和谐的统一,“自然、无为、返本”的真谛也会渐渐显现。
“法无定法,无法之法,法法生法。”亦如“是,不是,不是而是,仿佛如是。”自己细细参悟吧!
艺术、生命、元神,这三者的内在关系已不言而喻。启迪与感悟也不断在心中翻腾不息,唯记十六字“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与君共勉。
(文:杨子涵  图:崔紫千  编辑:榕树)
返回原图
/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