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想周】记电影电视学院优秀学生作品展映

发布时间:2016-10-20作者:访问量:905

上戏创想周迎来它的第六天,校园人潮涌动,欢声四起。而在下午两点整,红楼的一角迎来一场银幕的盛宴,新葡萄8883官网AMG电影电视学院优秀学生作品展映会在这里如期举办。

本次展映会是学生作品展映的第二场,为期两小时,一共展出以下五部优秀学生作品:焦扬导演的《清道夫》、施艺麒的《女生日记》、池剑南的《囚徒》、范玮强的《再见矿山》,以及李琪的作品《赛罕》。每部作品风格各异、剧情饱满,从不同视野、不同角度阐述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囚徒》和《赛罕》的作品呈现非常值得一提。

《囚徒》的总体基调喑哑而苦涩。一只不停摇摆的昏黄吊灯,清脆而稚嫩的一声救命,把观众的焦点切入一个暗沉的房间。画面中有一个被捆绑在椅上而瑟瑟发抖的孩子,以及一位濒临崩溃的男人。接下来的时间,影片以清晰的时间轴拉开了对男人过往的叙述。影片名叫《囚徒》,一开始会误以为是对被绑孩子的注解,可当一件件往事得以回望之时,你会发现,被囚禁的对象是男人生长的内心。儿时长辈的咄咄议论、高中同学的压抑讥讽、成人酒局的地位孤立……一次又一次的精神侵蚀,把这个本就在脆弱钢丝上行走的男人逼得无路可走,最终缴械投降。以至于,在残酷多端的成人游戏里,他把紧握于手心的那一丝扭曲逐渐蔓延,延展到梦里,形成梦中被牢牢锁住的双重表达。接近尾声时,父亲的一声声斥责像是枪口上的挑逗,话音未落,男子一切的行动都来得不那么意外。而路边孩童的游戏更是一根引线,点燃他内心深处最后一根心弦。而从拍摄手法上讲,影片多用慢镜头和细微的场景切入,玻璃品落地时火车立刻飞驰而过的画面更是营造出极度的震撼。最值得一提的是,结尾处渐渐扩张的画面里,屋外是闪烁与喧嚣,屋内是沉默的扳枪,而愈发趋于真实的枪声不曾停歇,情景戏谑而绝望,像是对于过去一次次伤害的无声终结。

相比之下,《赛罕》的叙事不再局限,在粗犷的蒙古风情中透露出浓浓的清新气质。故事从一次抛锚开始,男孩女孩因故结缘,之后顺利发展、情愫升温,故事的主线稳妥而典型。而纵观整场展映,这部作品的动人之处不仅是剧情的逐步推进,更在于对类型人物的区分与刻画。赛罕,是剧名,也是剧中生长在蒙古草原的女性主角。剧中有一段对于赛罕来源的讲述:“赛罕在蒙语中就是漂亮的意思。”简单的一句话,搭配女主自然流露的笑容,草原女孩的热情与质朴可谓体现地淋漓尽致,之后几处对女主言行的记录,更是将鲜活的人物形象公之于众。而与其同时,剧中的父亲也是一个极其典型的人物形象,他严肃,传统,从一开始女孩领陌生男孩回家时,不曾有过考量,他便极其武断地拒绝与之深入接触的可能。潜在的古板与封闭,在尔后的交流中更是得以证实:“他(男主)有什么好,不会放牧,连骑马也不会。”不过,有趣的是,在密密的严肃之中,他的形象也被借以表露对当今现状的反思:“你们城里人只知道工作、挣钱,我们草原上的人有信仰。”只言片语,多少能够读出影片背后的一丝顾虑与无奈。实际上,这部作品的亮相并非第一次,早在创想周的北电上戏展映环节,它就作为优秀作品与大家见面。而当谈及影片背后的故事,导演曾这样说道:“我认为拍摄过程中最大的困难不是别的,在于天气。蒙古的天气时有恶劣,日照时间短促,我们只能抓住最短的时间完成全部的拍摄。”

一部影片的成型涵盖了背后无数主创的日夜付出,而倘若能公之于众,更是不易。本次展映,不仅是一次优秀作品的聚首,更是一次留给众人思考的良机,愿短暂的两小时,每个人都能收获自己的感慨与感动。(文:杨智钦  编辑:榕树)

返回原图
/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