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国际导演大师班(北欧)第三周总结

发布时间:2015-06-03作者:访问量:373

主题的个人寻找与表达
本周,来自芬兰的著名导演凯莎·柯丽赫选取了易卜生的剧本《小艾尔夫》作为此次教学实施依据,她着重引导大师班的同学们进行了作品主题的深入挖掘和探究。
凯莎导演这次传授给我们的主要方法并不复杂,都是实实在在的导演技法:第一,要求用最简练的三句话概括故事的剧情。第二,用一到两个词语表达故事的主题。第三,选择一个中心人物并从他的角度探索他的想法,并且判断这些人物是目击者还是旁观者,他们是否反对你的主题。第四,用一把椅子、一个物件、两个演员、三句台词排演出一个不超过五分钟的片段来表达你的主题。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用三句话概括全剧本内容的确不失为一个非常便捷而有效的方法,因为这要求导演能够用最简单的语言把复杂的故事说清楚说明,一个成熟的导演是应当具备很强的叙事能力和概括能力的;我们概括故事剧情的过程就像淘金一样,过滤掉剧本中琐碎的情节,留下的是重要的、精华的情节,其实这就是一个拣选和孕育重要场面的过程,能够为此后排重场戏打下根基;除此之外,它还能帮助我们推进主题思想的深入开掘。
凯莎导演是非常热爱文字的,但是她认为作为一个导演,目光不能只停留在文本上,不能被文字所束缚,否则就会容易掉入文字的陷阱,沦为文字的囚徒,一个剧本的台词是我们直观看得到的,但我们不能轻易相信剧本的台词,我们应该去探寻的是隐藏在文字背后,那些我们需要深刻挖掘的东西,每一个剧本都包含着一个秘密,我们也许无法完全找到这个秘密的全部,但是我们也要积极地去探索,方能得到一些答案。
她要求我们在看完一个剧本后都应该问自己两个问题,一个是通过这个剧本,我能说出来什么,另一个则是我想要说出什么,前者和剧本有关联,后者与我们自己相关,可见她所强调的是我们应该着重去探寻的是自我与剧本的关系,因而我们每个同学在寻找《小艾尔夫》的主题时,每个人选择的角度不尽相同,因而主题也因人而异,但是这无关要紧,因为戏剧是没有绝对正确或错误的主题,主题的选择是与个人性格有关的,我们在选择主题的时候应该利用自己的所有对人的直观理解和感受,根据自己的经历赋予剧本新的生命,把剧本引向自己,个人总是可认识的,只有从个人出发,主旨才能被传达,观众才会容易接受。凯莎导演非常注重的是个体创造,认为个人独一无二的想法是最可贵的,所有的艺术化的答案都源自于个人的观察,所以在授课过程中,她十分注意师生关系平等与互动,她尊重我们每一位同学的个人想法,从不强加于我们她的想法或者去推翻纠正我们的想法。
但是我们会不禁思考,作为一个导演,我们如此强调导演的个人感受,又如何做到使观众产生共鸣而不是导演一个人的自娱自乐呢,这一点凯莎导演有自己的个人观念,其实这涉及到的是自我认识的问题,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不为人知的一面,不愿被人看到的、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东西,直接地说就是自己身上丑恶的地方,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勇敢地直视自己身上的弱点,并且愿意分享与表达自己的弱点,把个人的心放到作品里面,找到我是谁,其实会发现大家所隐藏起来的地方是相似的,因为我们都是人,人性的弱点往往是共通的,我们应该对自己严酷一些,用于剖析自己、审视自己,同时还要善于去发现世界上美好的事物,这样我们就能离生活更近,对人性的理解更为深刻,最终方能引起共鸣。毕竟,艺术就是要把个体的事物变成普通的事物,最后通达共同的人性。
(文:梁伊靓   编辑:佳奇)
 

 

返回原图
/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