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戏有戏】“罗密欧”不是“罗密欧”

发布时间:2016-05-12作者:访问量:790

    春暖花开的时节,最适合讲一个有关爱情的故事。

    近日,一个脍炙人口的爱情故事又一次在新葡萄8883官网AMG端钧剧场上演。不过,这一次的故事,却和以往不太一样。作为纪念莎士比亚逝世四百周年“上戏有戏”莎剧演出季中唯一的原创剧目,《“罗密欧”与“朱丽叶”》在几个世纪之后的舞台上,讲述着与莎翁有关,却截然不同的故事。

 

我们叫做玫瑰的这一种花,要是换了个名字,它的香味还是同样的芬芳;罗密欧要是换了别的名字,他的可爱的完美也绝不会有丝毫改变。罗密欧,抛弃了你的名字吧;我愿意把我整个的心灵,赔偿你这一个身外的空名。

——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

 

         为何莎士比亚的剧作经历了四百年的时光却仍然经久不衰?因为隽永的生命力。罗密欧,换了一个名字仍然是罗密欧;玫瑰花,不称作玫瑰也仍旧芬芳;莎士比亚的戏剧,无论用怎样的形式编织,只要“魂”还在,无论在哪个年代,无论在何种背景之下,莎剧都有着现实意义和让人感同身受的魅力。几百年前的莎剧能延续至今,就是因为其核心内容始终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上戏研究生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由上戏表演教师曹品编剧、上戏博士生杨倔鳗执导,新葡萄8883官网AMG和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学生演出制作。女孩出生在保守的“没落贵族”家庭,全靠未婚夫的资助来维持生计。父亲和未婚夫把他们住的房间租给拍摄电影版《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剧组,女孩瞒着父亲去剧组担当朱丽叶的替身,与剧组的美工、罗密欧的替身一见钟情——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古今中外戏文里的爱情总是异曲同工。只是这一份甜蜜的爱情,结局却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殊途同归……在舞台呈现上,导演采取了“戏中戏”的方式。演员罗密欧从阳台溜进了朱丽叶的房间;剧组的美工从阳台爬进了女孩的房间,两出“阳台会”相互映衬。舞台上,两个罗密欧、两个朱丽叶,穿着一样的服装,四个人的对话交织,看似错乱交杂实则节奏分明,梦幻与现实结合,电影与舞台呼应,构建出一曲动人的和弦,颇具电影《莎翁情史》的味道。事实上,该剧的剧本构思来源于编剧儿时看过的一个电影。有观众在观剧后表示,这样的内外对话有分有合,追溯经典,极具舞台表现力,比直接的对白要更吸引人。导演如此设置“戏中戏”的结构,最初的本意识为了引发观众的真实感和同理心。 由于时代的变化,诸如“家族世仇”引发的矛盾,不容易被当今世人所认同。他们会像看一个遥远的故事一样去观剧,而不是结合到当今时代引发联想。而上戏研究生版的“罗朱”,则创造了一种双重否定即肯定的美学效果,不刻意追求戏的真实性,从而让观众从剧情中解放出来,直面核心的爱情观,也就是这一部莎剧的“魂”。

         对“罗密欧与朱丽叶”故事的经典重述有很多,其中就有田沁鑫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用罗家大院和朱家大院之间的故事,做了一场给中国人看的“爱情教育戏”。而问及上戏研究生版的“罗朱”,导演表示,该剧没有明确年代与国度,时代背景被刻意模糊了。罗密欧的故事在任何年代、任何国家都有可能并且正在发生。导演说:“我不希望这个故事被具体时代限制审美,如果是那样的话那为什么不排原本的罗朱呢?”

         不仅仅刻意弱化了时代背景,甚至整部剧中都没有透露主人公的名字。就像莎士比亚笔下朱丽叶所说,罗密欧抛弃了他的名字——让我们只看到这一个爱情故事吧,主人公叫什么名字又有什么分别呢?

         对经典进行重述与结构,势必会引起争议,大胆的改编也引来了一些“不尊重传统”的声音。毕竟一部上演过千万次的大师经典早已在人们心中烙下了固有的印象,其后的一切重述一般都不会超过原著。对此,该剧的导演和主创人员却并不担心,因为他们重新诠释莎士比亚的故事,并不是为了超越经典,其出发点是在于突破形式找到故事和现代的连接点。导演认为,莎士比亚戏剧的价值正是在于它能不断激发创作者的灵感。纪念莎士比亚逝世四百周年,不仅仅应该重排“原汁原味”的莎剧,更应该鼓励围绕莎剧进行的新创作。而这部戏也确实展示了年轻一代戏剧人积极的创造精神。

         在该剧的观剧过程中,观众席上笑声不断。一些现代化的台词让这部剧变得非常幽默、有趣。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工程学院、现在是上戏表演系研究生的亚裔演Patrick的表演充满了喜剧效果,永远在照镜子的娘娘腔男演员每次出场都会迎来掌声一片,他那有些跑掉的普通话反倒成了加分项,令人忍俊不禁。除了人物的“反差萌”,该剧还很擅长运用误会与巧合抖包袱,整个剧有笑点、有悬念。窃以为,在现代的剧场环境下,一部戏能做到吸引观众,让观众在观剧的过程中不累,甚至还觉得“有点好玩”,就已经相当成功了。不过,当观众还沉浸在引人入胜的剧情中,还期待发生一些什么的时候,演出却戛然而止了,不免让人有些意欲未尽之感。男孩和女孩死在了片场吗?那剧组的人有没有发现他们?剧组的人发现他们之后又回是怎样的态度呢?女孩的父亲会有怎样的反应呢?或许,这是导演想要留给观众的遐想与余味吧。

         剧中还有一条线索,在演出进行到三分之一的时候,观众们看到了女孩的父亲和家中的女仆(也就是原著中的奶妈)有着暧昧的情愫。笔者在观剧过程中期待着这一铺垫最后的爆发,然而之后却没有再提及这两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对此,剧组中的演员告诉笔者,原本设计剧情的时候,有人提议过让女仆作为反派。不过后来因为演员临时有变动,导演不得不自己出演女仆的角色,所以修改了情节。

         当演出接近尾声,拍摄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剧组终于杀青,剧中的电影导演也抛出了大家一直想问的问题——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呢?而场工的回答则颇具讽刺现实的戏谑味道:“别纠结,就一活儿。”

         评价一部戏的时候,笔者认为,“好看”是第一步,接下来是让观众对此有所反思。该剧的导演认为,这部剧抛给大家的反思,是对“永恒”的坚守,是人类存在的重要意义。她说,这种形而上的观念或许会被指责为浪漫主义和过度理想化,但不可否认它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爱情,即是我们追求的永恒之一。今天的人们,还相信爱情吗?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而这也是我们改编《罗密欧与朱丽叶》这出莎翁名剧的根本原因。我们试图剥离掉因时代变迁而与现代产生隔阂的东西,保留“罗密欧”与“朱丽叶”追求美好爱情的核心,用一种更平易近人的方式与观众沟通。我期望着,当观众走出剧场的时候,能在心中唤起对美好爱情的些许温柔,就是此次创作最大的成功。

无论如何,作为一部学生作品,上戏研究生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成功的。它的大胆尝试在诠释莎剧的历史上又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也让大家对“上戏有戏”莎剧演出季接下来的剧目充满期待。(文、图:何雨婷  编辑:榕树)

返回原图
/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