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8883官网AMG上海市戏曲文化协同创新中心专家咨询会成功举行

发布时间:2022-01-06作者:访问量:2315

12月28日下午,新葡萄8883官网AMG上海市戏曲文化协同创新中心专家咨询会在莲花路校区行政楼3楼会议室成功举行。根据上海市教委的协同创新中心管理要求,协同创新中心常规活动包括定期向有关专家开展咨询活动。本次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邀请了国内众多戏曲文化领域的著名学者、业界专家、艺术家们,听取他们对于戏曲协同创新的意见和建议。新葡萄8883官网AMG副院长杨扬,戏曲学院院长、上海市戏曲文化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李佩红,附属戏曲学校校长、上海市戏曲文化协同创新中心副理事长张军,图书馆馆长、《戏剧艺术》副主编李伟,戏曲学院党总支书记王绚,上戏科研处负责人支运波,戏曲学院副院长、附属戏曲学校副校长金喜全,戏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上海市戏曲文化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亓季松,科研处蓝涛等参加会议。会议由亓季松主持。

李佩红教授代表协同创新中心致辞,她表示中心的成立凝聚着学校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离不开与会专家们的智慧与帮助,更少不了戏曲学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与付出。她详细汇报了中心2021年建设工作的进展情况和2022年中心建设计划。

上戏戏曲学院院长、上海市戏曲文化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李佩红

上戏科研处负责人支运波教授介绍了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与管理的要求和相关情况。

上戏科研处负责人支运波

中心副主任亓季松介绍了上海市戏曲文化协同创新中心的基本情况,详细阐述了拟应对解决的“三新计划”,即从艺术创作、理论研究、人才培养模式三大核心问题与方向。

上戏戏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上海市戏曲文化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亓季松

中心副理事长张军致就戏曲文化的“协同”和“创新”,科学技术与戏曲之间存在的可能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表示能够参与到中心申报与建设工作中来感到很荣幸,强调中心要紧紧围绕国家文化战略需要,围绕戏曲文化的时代需求作出协同和创新。此外,他还提到2022年是纪念京昆艺术大师、上海市戏曲学校首任校长俞振飞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希望能发挥中心协同创新的功能,把传统经典剧目通过科技技术进行一种融合展现等。

上戏附属戏曲学校校长、上海市戏曲文化协同创新中心副理事长张军

新葡萄8883官网AMG副院长杨扬教授代表学校对本次会议致辞,与专家们分享了中心从申报到获批成立的过程,从科研、人才培养、建设经费等多方面进一步强调了上戏对于上海市戏曲文化协同中心的重视,以及在“十四五”规划中新一轮学科布局上,上戏领导对戏曲学院工作的充分信任与支持,他强调中心建设对戏曲学院未来发展意义重大,具有平台价值和作用,希望党政班子团结一致,把这项工作做好;也希望资源共享,群策群力,发挥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剧目,培养更多的优秀戏剧人才。

新葡萄8883官网AMG副院长杨扬

随后,与会的其他领导、专家和老师们从上海市戏曲文化协同创新中心未来发展的方向、戏曲与科技的融合、协同创新机制、新剧目挖掘创作、实践演出、人才培养、理论总结、“中心”运行常态化和可持续发展、新环境下戏曲文化传播等多方面提出了各自宝贵的建议。

著名编剧、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长李东才对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贺,他表达了对上海各级领导对于戏曲文化事业工作支持的敬意,表示上海一直处在艺术文化创新的前沿,从“中心”的建立,包括各项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恰恰印证了上海始终站在中国文化艺术潮头的位置上。希望“中心”今后一定要本着求实的精神,将其建设为可操作性很强的一个平台,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也会主动协同与融合“中心”的各项建设工作。

著名编剧、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长李东才

著名戏曲评论家张永和从中心的戏曲新剧目创作,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三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对中心正在创作的《穆桂英》(暂定名)提出建议。他表示要用心用情来讲好中国故事,要从京剧的审美考量出发,来突出京剧艺术唱念做打的独特魅力。

著名文艺评论家、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原副主席毛时安,从戏曲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提高创新意识和中心如何做好协同几个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在戏曲的传承与创新这一问题上,还是要大胆创新;如何创新,方法就是协同,一定要与各大专业院团协同。他建议中心每年可以有固定的选题来申报,不仅仅是京剧还要有其它戏曲种类。同时,也要加强理论先导,从唱腔等各个方面展开理论研究与创新。可以集中新锐力量,把大家组织起来,探索戏曲与其它艺术跨界融合的新样式,让新戏在传统老树之下开出新花,能够吸引更多年轻的观众来欣赏戏曲。

著名文艺评论家、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原副主席毛时安

《新民晚报》文艺部原主任、京剧《大唐贵妃》编创翁思再提出了三点建议,一在戏曲理论研究方面要有所意识,希望日后能够抓住机遇,在理论的指导下,自觉提高实践和研究水平。二就《穆桂英》的创作来说,一定要在详实论证的基础上,结合继承点和创新点,推出新剧目。三要利用好京昆团这个平台,中心需要有一个完整的后台运行机制,协同发展可以在校内跨界,校外也可以与理工科大学紧密联系,融入前沿科技,为中心的发展争取下一个五年发展。

《新民晚报》文艺部原主任、京剧《大唐贵妃》编创翁思再

上戏创意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研室主任杨青青从策展、戏曲艺术与科技的结合、戏曲共享平台等方面,对“中心”提出了日后的想法。她表示以往一直在做戏曲的跨界融合,打造戏曲文化的共享数据平台,面向公众开放。谈及中心的新创剧《穆桂英》的舞台呈现,她建议可以将艺术家的表演艺术与科技融合在一起,借上戏的平台把交互性做好,将艺术和科技结合,使艺术创作的内容和科技碰撞出新的舞美效果与研究成果。文创产品也可以有所延伸,通过文创设计,使传统戏曲活化。

上戏创意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研室主任杨青青

著名戏曲导演白云明谈到戏曲的传承与人才培养问题,他表示能把新编历史剧融入到教学中,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学校的重中之重就是培养戏曲人才,用“守正创新、薪火相传”的理念来教学,上戏戏曲学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教学手段,已经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京津展演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中心的建设可以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守正创新”,他也将为中心建设竭尽全力,为上戏戏曲人才培养出一份力。

新葡萄8883官网AMG原副院长、戏曲学院原院长、附属戏曲学校原校长郭宇教授认为,中心的成功获批体现了各级领导对戏曲学院的重视。其次,中心这一平台非常好,要有团队更好地落实和推进各项工作。中心的建设要发挥好戏曲学院的优势,党政班子要齐心协力促发展。此外,要将协同这个概念进行外延,希望中心的建设可以真正带动人才的培养。2022年纪念俞振飞诞辰120周年之际,建议李佩红院长与张军校长可以以中心之名携手合作演出。

上戏戏曲学院戏曲理论教研室主任张伟品教授认为,中心是科研机构,要重视文化创新与协同。

上戏戏曲学院戏曲理论教研室主任张伟品

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刘佳教授对中心的未来规划建设表示,中心可以通过高科技助力,营造一种时代感,借戏曲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才培养要坚持守正创新,之前京津展演中的上戏学生版《穆桂英挂帅》,是当代艺术家传递审美经验的过程,起到了提高创作主动性的效果。除此之外,中心也是戏曲新剧目孵化试验的一个非常好的平台。

《戏剧艺术》副主编、新葡萄8883官网AMG图书馆馆长李伟教授对中心提出了自己的三点建议。首先中心创作的剧目,可以提前计划,与专业院团合作,做专业院团一系列艺术家剧目,如昆曲剧目。其次,他所从事现代戏曲的研究想法,从理论创新、科研攻坚、跨界融合等,都和中心的理念思路吻合,他目前正在进行的台湾戏曲跨界研究,一系列成果可以与中心共享。此外,他建议中心的科研项目要有一个长远系统的规划,李佩红院长和张军校长分别代表其年龄段京剧界和昆剧界最优秀的艺术家,除了演出方面有京昆合演,还可以做一系列长期项目。

《戏剧艺术》副主编、新葡萄8883官网AMG图书馆馆长李伟

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主任赵洪表示,中心的协同创新可以涵盖戏曲艺术本体、网络信息时代戏曲的传播途径,以及培养年轻观众三个层面。清华大学2019年与上戏结缘,是因为李佩红院长带着程派《穆桂英挂帅》唱响了清华园。正是在那次活动以后,上戏在清华大学建立了戏曲教学实践基地,让戏曲走进美育课堂。今后,将以中心为平台,邀请更多上戏师生到清华园传播优秀戏曲文化,协同实现戏曲传承与传播。

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主任赵洪

著名作曲家、中央音乐学院杨乃林教授表示,中国戏曲当代发展,可以说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战略的一件大事。上戏的协同创新中心作为戏曲平台,是非常好的一件事,今后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上戏戏曲学院京剧表演专业副主任于翔认为,中心将是重要的创作、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平台,围绕戏曲文化的守正创新,中心的建设空间是巨大的。如果能够将艺术创作、理论研究以及最终的人才培养三位一体,充分打通融合,这样的发展未来可期。

上戏戏曲学院木偶表演专业副主任殷无为表示,中心日后可以在跨界和融合上,在演出、舞美方面进行一系列深度探索,包括像木偶剧与南戏的相互关系的理论探索等。

上戏戏曲学院木偶表演专业副主任殷无为

上海市戏剧家协会主席、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对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贺,并对中心在与上海戏曲艺术中心的协同方面提出了建议。她希望中心成为上海又一展示中华优秀戏曲文化的重要平台,能够在戏曲文化与艺术上守正创新,协同各戏曲剧种和院团资源,共同发展。

(文:王琢珏    图:王琢珏 滕晓孝)


返回原图
/

Baidu
sogou